据2006年8月29日《上海证券报》报道,伊利总裁潘刚有望成为国有上市公司高管“首富”——因为按照该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潘刚将无偿获得数千万股的股票及股票期权等,“仅激励预期收益这一项,其收入就将超过2亿元”。在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已经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应该说这几年伊利的经营状况确实还不错,给总裁一定的“激励”也是完全应该的,但是不是就应该丰厚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让他成为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中“首富”呢?伊利经营得好,总裁固然功不可没,但中下层的管理人员和一线的普通员工也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现在他们的收入和总裁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会不会对他们产生负面的“激励”,降低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对总裁的“激励”呢?在给了总裁巨量的股权激励之后,总裁就一定会努力把企业做好吗?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给国企老总以股权激励是一个被普遍实行的办法,所以这里是把它作为一个普遍现象来讨论的,并不是特指潘刚个人。从直观上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无疑是肯定的。因为总裁拥有了股权,他个人的收入就和企业的经营状况完全“捆绑”在一起了:企业经营得好,股票涨了,则他个人的财产也会增加;企业经营得不好,股票下跌,则他个人的财产也会“缩水”。既然如此,他就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企业来经营。
但是仔细研究一下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造假丑闻,就会发现安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斯基林及其他公司高管,也持有本公司的大量股票,但这并没有自然而然地激励他们全心全意地为公司打拼,相反却激励他们伙同安达信会计公司大做其假账一把一部分负债拆分到合伙企业,掩盖了将近六亿美元的亏损,然后靠着账面的虚假赢利拉升股票,待到游戏快玩不下去的时候,就将股票尽数抛出,自己狠狠地捞了一笔,公司却随之破产,员工失业,不明就里的其他股东也损失惨重。
举出这个例子并不说中国的国企老总都会像安然公司老总那样做,更不是暗示潘刚将成为中国的“斯基林”,而只是想提醒有关方面:这些年来我们在国企管理方面,一直都是在沿着如何加大“激励”的力度的方向前进的,但这条路上很可能潜藏着一些“安然丑闻”式的可怕陷阱。
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相比,中国国企老总的收入实际上已经是高得不能再高了,继续加大激励的力度,其边际效用也仍然是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目前中国国企管理的主要矛盾,其实不再是“激励”,而是监管。严格而有效的监管,实际上将更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因为如果不好好干,就可能失去目前丰厚的待遇,对这种前景的恐惧,将会使得国企老总们“被迫”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