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咨询咨询QQ网站导航网站搜索手机站点联系我们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申论教育类范文:社会教育现象(7)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   阅读:16598 次  日期:2008-08-23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申论教育类范文:社会教育现象(7)”,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目前,“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天之骄子上当受骗、甚至自甘沦落而不自醒呢?从这些大学生身上折射出来的一些问题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深思和警醒呢?

一、严重扭曲的成功观和价值观。社会上存在的“不当得利之心常有,勤劳致富之心常无”等现象对一些大学生影响很大,一夜暴富的期待成了这些学生的心理渴求。受这种心理影响。现在有些大学生不愿意老老实实上学,存在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想法,加之缺乏社会经验,很容易陷入骗局。发财就是成功、有钱就是有价值,这些扭曲的成功观和价值观如果不及时扭转。面对极具诱惑力的其他骗局,大学生们还可能上当受骗。

二、不堪承受就业压力。在就业压力面前的迷失,折射出一些大学生很明显的对社会不适应的症状:他们向往成功却又恐惧竞争,他们极端自我却又极其脆弱,他们渴望财富却不愿意太辛苦去收获……传销事件提醒我们,学校也需要反思大学生就业教育方面的缺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学校不仅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就业创造外部条件,更要从思想上关心、帮助他们,努力为他们解开已经很沉重的就业心结,尤其是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全方位地关心他们,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挑战,尽快适应社会。

三、一些大学生存在法制观念上的盲区。在面对非法传销时,法制观念在一些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生身上却出现了令人费解的“事件性缺失”,也就是说基本的法律常识他们有,可一旦在处理具体事情时,却无视法律威严的存在,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违法。单就传销这起事件来看,在高校及时给大学生补上“传销非法”这一课,应该可以避免再陷传销的陷阱。但是,要杜绝大学生沦落传销的类似悲剧,就要求在更广阔的大学教育领域内,全面夯实学生扎实的“法理”。

四、迷失背后的大学教育危机。大学生沦落传销事件引起了社会普遍的忧虑,一些大学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进一步指出,从传销事件暴露出的学生身上不完善的社会判断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看,大学教育增加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事实上,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法律教育不够系统,对社会公德教育不够重视,对理想信念的教育已经空洞化,更谈不上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并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大学生塑造完美人格了。

五、大学目前松散的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销悲剧。据了解,有的大学生为了传销旷课数月,甚至办休学手续,而很多学校对此一无所知。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后,课堂内外的活动从原来的“以班为单位”组织管理变为现在的“同班不同学”。学生们各选各的课、各上各的课,学习和生活的自主性、自由度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系相对减少,校园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减弱,一些学生被参与传销的同乡、朋友拉下水。就是最初被传销组织所谓“亲情管理”诱惑,以为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更多信息请查看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上一篇:申论教育类范文:新《义务教育法》
下一篇:申论科技类范文汇总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申论教育类范文:社会教育现象(7)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点此处就本文及相关问题在本站进行非正式的简要咨询(便捷快速)】     【点此处查询各地各类考试咨询QQ号码及交流群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全部评论
分享到:
点评:
字数:
昵称: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本站不参与评论!(点此简要咨询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在本站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