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咨询咨询QQ网站导航网站搜索手机站点联系我们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申论标准范文:人民日报人民时评2012年12月合集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10622 次  日期:2013-01-10 15:25:38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申论标准范文:人民日报人民时评2012年12月合集”,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防治艾滋 有治无类

王琦

彻底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让他们获得走进医院的勇气和条件,这是对他们的保护,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保护

在第二十五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由于社会歧视存在,有高危行为的人不主动寻求或不愿接受检测,导致我国有近一半的艾滋病感染者没有被发现,增加了传播的风险。这沉重的事实,令人难以释怀。

近半感染者未被发现,折射出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就医率低下的严峻形势。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名艾滋病感染者因手术输血感染病毒,却一直不敢正视病情。服用偏方之后,在未经检查的情况下竟然“自以为治愈”,如果不是后来因病就医期间被再次确认艾滋病感染,他恐怕还将继续自欺欺人下去。

“自欺欺人”的背后,是感染者心理上背负的巨大社会压力。尽管多年来的知识普及始终提醒人们,艾滋病的感染渠道较多,不能把艾滋病感染跟吸毒、滥性、生活不检点画等号,但很多人一提及“艾滋病”,仍然难以摆脱恐惧、憎恶、歧视等负面情绪,存在这种心态的甚至不乏医务人员。就在不久前,天津一名肺癌患者因在手术前被查出携带艾滋病病毒,求医屡遭拒绝,最终他私改病历隐瞒病情,才得以接受手术。

医院尚且如此,艾滋病感染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境遇可想而知。社会的歧视,让许多高危性行为者不愿接受病毒检测,增加了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风险。长期缺乏治疗和孤独,折磨着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身心。在生命质量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他们中有的人迫于生计从事着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职业,极个别人甚至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不惜以身试法,报复社会。

“艾滋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艾滋病的无知和偏见,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看望艾滋病患者时所强调的那样,防治艾滋,有治无类。不论艾滋病感染者是从什么渠道感染病毒的,他们都是弱者、是受害者,我们都不应该抛弃他们,对他们的歧视是社会的耻辱。艾滋病感染者有尊严生活的权利,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让他们找到治疗的途径和合适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权益保护水平,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治疗的信心。这既是救治抚慰艾滋病感染者的需要,也是建设公平、公正社会的应有之义。

在发达国家,艾滋病已成为一种“可控疾病”,患者死亡率、母婴传染率都明显降低,大多数患者已能在药物的帮助下长期带病生活。取下有色眼镜,彻底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让他们获得走进医院的勇气和条件,这是对他们的保护,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保护。

艾滋病往往与贫困伴生,要让感染者得到有效的治疗,除了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外,还应该加强医疗救助,使贫困家庭的艾滋病感染者看得起病、吃得起药。防治艾滋病是复杂的医学问题,也是紧迫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需要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只有如此,才能鼓舞起与艾滋病魔勇敢抗争的决心和信心,让我们的社会更安康和谐。

政务微博助推政务公开

李泓冰

政务微博“及时传递政府的声音”,维护政府的权威性、公信力和亲和力

有网友戏称,微博是上帝的礼物。这句话或许在人民网12月3日发布的《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得到印证——政务公开借助微博打开一扇窗户,在传递信息、听取意见、解释民惑、快速辟谣方面陡然加速。

2012年,光是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在覆盖面、微博质量、应用水平、综合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提升,数量突破6万,比去年同期净增4万多,增长率达231%。

去年,有些人还谈微博色变,觉得微博给谣言以可乘之机。然而,微博是一种网络传播新方式,民间能用,官方为什么不能用?传谣的人能用,辟谣的人为什么不能用?求证的人能用,证伪的人为什么不能用?无数事实证明,反应滞后、应变迟缓的地区或领域,才会发生谣言比真相跑得还快的“杯具”,遏制谣言的有效手段,就是及时、透明地传递真相。政务微博“及时传递政府的声音”,维护了政府的权威性、公信力和亲和力。

以微博活跃度、传播力、引导力三项指标综合排名位居榜首的“上海发布”为例,它并非最早开通的省市级政府微博,但后来居上,有媒体甚至说,“‘上海发布’创造了政务微博的奇迹”。

“奇迹”缘何而来?其实不外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此前,各地曾尝试过的“市长热线”、“市民信箱”,效果难说尽如人意。政府微博不同,它与公众公开实时互动,回复的时效、质量与效果一目了然。“上海发布”的回应,很勤快、可亲、实用,它曾呼吁市民周末买卷心菜帮助菜农,获得热情响应后,又连连感谢市民支持;它也很“高端”,曾促成时任市委书记回复癌症临终患者家属的痛诉,“你的心痛也是大家的心痛”,由此推动了临终关怀事业的改进……

正像一位领导同志说的那样,“政务公开说到底,是政府与公众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是政民互动、政府与社会共治的一次制度性安排”。政务微博给这一“制度性安排”提供了成本低、效果彰、速度快、形象佳的渠道。

走向利益多元和观点多样的中国,如何寻求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从中汲取正能量?党的十八大报告引人注目地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并以不容置疑的坚定语气,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要求:“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在落实这一要求方面,政务微博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改进执政方式插上了无形的翅膀。

构建微博时代的公序良俗

马国英

构建微博时代的公序良俗,归根结底还得靠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12月4日,2012年度法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除了评出法治人物或群体,还首次评出年度致敬媒体,“充满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的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获得了这个奖项。这成为本次评选一大看点。

微博在法治人物评选中获奖,说明在当前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的时代,新兴媒体正成为提升法治思维、推动法治进程的重要渠道。

微博是许多法治新闻事件的信息源头,“表哥”、“房叔”、“不雅视频”,无不始自微博曝光,引发反腐行动;微博已经成为政府与民间直接互动的窗口,政务微博集群式发展,敞开了信息公开的门窗,给公众开辟了政治参与的新路径。更有价值的是,在微博这个“观点广场”上,公众对复杂事件的围观,政府对网络热点的回应,本身就是法治意识、法治思维的培育过程。

当然,微博为法治建设注入动力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虚假信息泛滥,谣言跑在真相的前面,引发恐慌心理;失当爆料,恶意攻击,侵犯他人权益;买卖炮制“粉丝”,炒作话题,制造舆论压力……对此有人诉苦:“在微博上没有办法讲道理,都是‘一边倒’、‘围剿式’的责难甚至谩骂,无法应对。”这些问题反映出网络表达片面、非理性、情绪化的缺点。

面对微博给法治建设带来的新挑战,政府部门应当及时研究对策,进行前瞻性的制度设计。构建微博时代的公序良俗,归根结底还得靠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而坚持以法治思维处理微博及相关的互联网问题,关键是如何认识“网意”和民意的关系。

“网意”不能完全等同于民意,但即使这部分民意有时显得不够理性、不够冷静,却也是客观存在。因此,面对方兴未艾的新兴媒体,面对澎湃汹涌、泥沙俱下的“网意”,因噎废食不是正确的态度。

对待“网意”体现的权利诉求,首先还是要尊重倾听。中央领导同志强调,“网上的舆论,包括骂声我们都要听”。这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对于网上舆论不能置若罔闻,而是要主动了解、客观认识,并通过网上舆情了解民情、检讨工作、解决问题。

对于数亿网民来说,应该珍爱新兴媒体这个信息集散、社交互动的崭新平台,以守法、文明的行动,共同推动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

【新闻链接】

12月4日晚,2012年度法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湄公河案专案组、刑诉法专家陈卫东、“嫣然天使”负责人李亚鹏以及候鸟守望群体等入选。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获评首次设立的“年度致敬媒体”。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由全国普法办、司法部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承办。

解决生存困境是救助之本

郝  洪

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救助关爱弱者、贫者是底线,避免弱者更弱、贫者更贫是责任

河南郑州立交桥下“农民工之死”事件已过去一周,其死前是否得到有效救助的争论仍在持续。12月5日,郑州两家律师事务所向当地民政局寄送了《信息公开申请书》,要求对此事件做出解释。

能否求证出该事件真相,尚难确定。至少,从当地民政局和救助站目前的回应里,我们还看不到对该事件的彻底反思。救助站拒不接受采访,民政局则以《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冬季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回应追问,并表示,“再说之前的事没什么意义了。”

真的没有意义了吗?对该事件的追问既是对逝去生命的尊重,也是对生者最好的关切。对于那些仍然栖息于立交桥下的农民工而言,它意味着更温暖的救助、更有尊严地生存;对于立志公平正义的社会而言,它意味着更深切的自省和更积极的制度建设。

积极的制度建设,是完善现有救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包括民间公益组织在内的全社会救助体系,是对农民工群体权益保障的落实。桥下农民工,他们渴望就业,担心欠薪,节衣缩食,用微薄的报酬供子女读书,谋求更好的生路。他们缺失的,不仅仅是慈善救助,也包括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等在内的权益。

郑州“农民工之死”事件发生后,不少民间公益团体自发组织,购买棉衣棉被,为寒夜里仍栖息于立交桥下的农民工们送去温暖。被爱心包围的农民工心存感激,不过,他们最需要的是“有活儿干、能挣钱”。郑州一位农民工请求记者将他的手机号登到报纸上,为的是“找活儿容易点”。还有些农民工们,宁愿四处游走打零工,也不愿选择有工棚住的活儿,担心辛苦劳作的薪资被拖欠。

我们需要为这些无力者提供有力前行的最低保障——社会救助,更需要给予他们继续前行的希望和力量。作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历史过程中的必然存在,农民工群体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巨大推力,还是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巨大动能,他们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经济崛起,他们的走向则是中国小康社会发展之路上面临的挑战。

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救助关爱弱者、贫者是底线,避免弱者更弱、贫者更贫是责任。近年来,同工同酬、同命同价、同票同权的改革开启了城乡平权之路,但落实到具体现实,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在教育、医疗资源配置、社会保障覆盖上,城乡之间仍然存在鸿沟,仍需要制度上的突破。

今年国庆前夕,全国首家农民工博物馆在广州对外开放,向那些为城市默默付出的农民工致敬。建立一个博物馆、留存中国独特的农民工历史固然好,但是,“农民工”一词还远没有到进博物馆的时候。他们是现实里活生生的存在,在我们汽车疾驰过的立交桥底下,在地铁出入口避风处,在繁华商场门厅的角落,他们,就在我们身旁,城市时刻能够感受到这个群体的温度和力度;而城市,将给予他们怎样温暖的回报?

更多信息请查看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点此处就本文及相关问题在本站进行非正式的简要咨询(便捷快速)】     【点此处查询各地各类考试咨询QQ号码及交流群
上一篇:申论标准范文:人民日报人民时评2012年11月合集
下一篇:申论标准范文:新华社瞭望周刊时评2013年1-5期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申论标准范文:人民日报人民时评2012年12月合集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