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聂晓阳
进入7月以来,“庞玉芹”这个陌生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在百度上检索,报道这位刚刚去世的村支书的网页超过了5000个,这一数量每天还在增加。
这是一位先天的残疾人,但她却被网友称作“最美女支书”;这是一个躯干佝偻的女人,但她却让一千多健壮的村民长期拥戴;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但她却让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一致敬重。
根据媒体报道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陕西临潼南刘村的前支书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并不仅仅因为她能带领大家致富。其中更有说服力的,是“因为她最公道”。
有记者在采访中曾提问:让一个残疾女人当了24年支书,难道村里再没有其他合适的人了吗?村民回答说:“你不知道,就庞支书让大家尊服。”记者追问为什么?村民回答说:“因为她办事最公道。”
这让我们认识到,庞玉芹这个“村官”的典型意义,也许就在于她在一个村的范围里,揭示了赢得老百姓长久拥戴的秘诀——“公道”。
时下,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动辄散布诸如“人民内部矛盾就是可以用人民币解决的矛盾”之类的论调。似乎只要经济发展了,花钱就可以“买”来稳定。殊不知“钱”在解决了一个矛盾的同时,可能又增添了更多的矛盾。只有公道,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之道。
很多人一直疑惑为什么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反而有些人的抱怨增多了。个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恐怕是要从“公道感”的变迁中去寻找。只有公道,才能让最大多数人感到尊严。也只有公道,才能最大程度地凝聚人心。
公道不仅靠制度和外力维持,更靠自己内心的信仰和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来培育。当每个人都秉公心而守正道,这个社会才是我们更加值得生活的社会,这片土地才能给更多的人以热爱她的理由。
公道是最好的维稳,也是最大的和谐。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在现实社会里,公道也往往意味着巨大的代价。公道的代价可以有多大?在那错乱的年代里,遇罗克为出身不好的人争取公道,结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即使在拨乱反正已多年的今天,河南小伙儿孙中界为了在钓鱼执法中给自己讨回公道,也付出了自断手指的血的代价。公道的代价太大,而不公道的代价却太小,这本身就成为一种莫大的不公道。
公道是公道者的墓志铭,但不公道绝不能成为不公道者的通行证。我们期望随着文明的真正进步和社会的科学发展,“公道的代价”越来越小,而不公道的代价越来越大。
铲除造假土壤需“猛药”
林蔚
近一周,当全国多地因暴雨洪灾纷纷告急之时,网上也迎来了一场针对“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造假的滔滔洪水。其来势之猛,甚至超过了之前许多网络热点事件。
造假者常有,被曝光的也不少。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段,至少就有两位学者受到学术造假——著作抄袭的“指控”。可如唐骏般受到舆论如此狂轰滥炸的却不常见。说到底不过是个浪迹于市场的“打工仔”的唐骏,真的比当年那个骗取了靠公共资源“供养”的名牌大学教职、骗取了国家巨额科研经费的“汉芯”造假者更可恶吗?真的比明明确证论文造了假仍继续稳坐院士、市长“宝座”的人更值得人人口诛笔伐吗?
非也。这不是说唐骏造假不该打。而是说我们在痛“扁”唐骏时必须清醒,造假者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浮躁而充满利诱的各种名利场中,造假早已司空见惯。比如,经济领域,有假酒、假药、假疫苗、劣质奶粉、掺杂使假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骗保、骗贷、“老鼠仓”……学术领域,有抄袭、剽窃、假数据、假成果……政坛上,假学历、假履历、假年龄、假政绩;甚至本应是诚信表率的个别地方政府,GDP造假、统计造假,矿难人数也造假……
在某种意义上,“假”在今天已像扩散的癌细胞,正侵蚀着社会的每一寸肌体。作为人类道德良心底线的诚信似乎成了稀缺资源。人们的向善之心,正在因为社会诚信体系大面积崩塌而备受折磨。这,才是我们深陷其中的巨大困境。铲除造假者赖以生存的土壤,重建诚信价值体系以及人们对诚信的信心和信念,才是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的大问题。
当然,这与个案打假不矛盾。让造假者身败名裂,本身也是对诚信建设的重要贡献。只是,我们执著于个案却不能止步于个案。否则,打假就很容易演变成一场“扒粪”和“围观”的闹剧。
那么,怎样才能铲除造假的土壤呢?最简单可能也最有效的就是严惩,而且决不给公关、说情留任何回旋余地。比如,一经查实,是商家,就罚得他倾家荡产;是上市公司高管,就立刻辞退;是官员,就“一票否决”,降职降级乃至开除;是学者,就像美国那样,在一定时间内剥夺其申请经费的权利,严重的,就像韩国对黄禹锡一样诉诸法律……
这些手段可能有些简单“粗暴”,但唯有“猛药”如此,唯有让造假者血本无归,方能令所有试图不轨的人心有所惧,诚信才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法院“白皮书”的生命力
董瑞丰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发布《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09年)》,用一本3万余字的白色小册子,图文并茂展列了过去一年法院的工作业绩,开了一个先河。
虽然时间稍嫌晚,内容也“波平浪静”,但“白皮书”的发布仍值得鼓掌。最高法对信息公开的姿态当然值得赞赏。
“白皮书”将一年以来全国法院审理案件的数量类型、若干重大案件的审理情况、法院队伍的建设等,一一列出,立此存照。今后年年发布,年年对比,是进步还是退步,是进一步还是进两步,多少能看出端倪。这是法院对自己的加压。
近年来,政法部门与公众互动不断加强,国家权力运行的整体轨道在向透明化延伸。法院的举措也接二连三,从去年年底的司法公开六项规定,到今年的“白皮书”,无不体现司法公开的改革方向。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法院方面还诚恳表示,今后年度报告的发布时间要提前,内容要认真听取社会意见。这表明法院在不断扩宽与公众的沟通渠道。
但具体到“白皮书”的内容框架,不乏可商榷之处。
比如,可否多着眼法治运行的整体情况?以行政审判为例,年度报告中提到,最高法要求各高级法院对上一年度行政审判工作中发现的政府决策、行政执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就产生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一些法院已经起草和公布了行政审判白皮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不妨专门留出篇幅,对全国性的问题作个梳理。
又比如,可否多一些研判,指出当前法治进程中遇见的若干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
此外,每年全国“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都要向全国人大做工作报告。现在发布的年度报告并没有脱离这一工作报告的框架,只是更为翔实具体。如何协调二者关系,争取向社会公布更多有效信息,“白皮书”的编纂者也可再思量。
以上建议,尚属“直言”。这应是“白皮书”的生命力所在。
司法领域的一些弊病年年讲、月月讲,人民群众对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吁求已久。在这样的氛围下,四平八稳的工作报告显然已经不够给劲。好比客人想喝“烧刀子”,店主却端出一碗“温吞水”。长此这般,恐怕不会受到欢迎。
当然,法院的年度报告是首发,还有许多探索空间。大胆建议:不妨加大民意互动,以此为依托,不断完善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的角度和内容,一级一级铺就法治进步的台阶。否则,若只是印出一堆精美图册自娱自乐,还不如节约国帑为善。
住房别成为贫富分水岭
唐敏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涨幅比5月缩小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房价17个月来环比首次“微弱”下降,被有声音解读为调控“已初见成效”。事实上,在这“粗”成效的背后,是一些城市房屋销售结构的变化(引起平均价格下降)和对普通市民来说仍属昂贵的房价。
如果初见成效的判断与市场上本来就一直存在的反调控的声音加在一起,左右了下一步的政策动向,对一直期盼此轮调控有所作为的广大百姓而言,无异于一记闷棍。
因为并不鲜见的是,在一些城市,蹒跚起步的初入社会者、刚出校门的莘莘学子在经过激烈的工作竞争之后,一半甚至一半以上收入的用途是用来交付房租,沦为替房东打工,更遑论买房了。而另一方面,在这些城市,一套房子出租创造的收入“价值”可能比一个勤恳工作的公务员还要多。而且除了需要交纳一定的物业管理费用外,不再有花费。更甚者,凭借只要有钱就可以买房的制度缺失,一些人拥有着几套甚至数十套住房。
在此形势下,本该具有勃勃生机、用创造回馈社会的青年们很容易被最基本的居住需求摧毁了梦想。住房俨然成为了这一时代的贫富“分水岭”。而关键的是,至少从眼下看来,上述情形改变的预期在短期内尚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
首先,从不要让少部分人占用过多公共资源,也就是抑制住房的投机功能来看,呼之欲出的保有环节的税收调节,被有关方面以“太复杂”为由至今没有下文;
其次,针对最基本的住房需求,从中国的国情来说,需要大力加强小户型低价位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但不少地方政府能拖则拖。中央的保障房建设要求,受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和房产GDP的挑战。
不可否认的是,也依稀可以看见一些曙光。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仍旧保持了38.1%的高位增长,如果这些投资是按照之前的政策要求,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比例达到70%的话,这些住房投放市场之后将满足部分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事实上,有的城市今年上半年的住房供应中,中小户型的比例已经超过了60%。
为了避免阴霾遮蔽曙光,当务之急需要尽快完善各个环节的政策制度设计,“太复杂”就攻坚,“观望”就强化监督管理,不执行就问责。
下一步,则应以调控为契机,逐步建立一个人人享有基本住房权利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之下,还原住房的社会保障属性,让其最基本的居住功能归位,让更多人在合理的范围内拥有或者租用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