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前身为地理系,是1950年山师建校伊始即设立的六个系科之一;1995年3月28日改称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是学校第一批设立的学院。60多年来,老、中、青薪火相传,几代人开拓耕耘,构筑和稳固了地理学科在山东的龙头地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为人口、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研和教学提供了新机遇和高平台,学院的各项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已成为基础雄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以理科(地理和环境)为主的综合学院。
学院学科体系齐全,人才培养紧跟需求。下设地理科学、环境科学2个系,地理科学(教育)、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187人;学院拥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设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4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另外拥有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等3个学术硕士以及环境工程、地理教育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业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硕士、博士教育为辅的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紧跟市场需求、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得到快速发展,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学科优势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得到进一步强化。近年来,本科生考研率稳定在45%以上,本院毕业生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科研院所深受欢迎;近年来年底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包括考研),每年几十人出国深造或考取国家公务员,毕业生在几年内都迅速成长为各领域的骨干。
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教学质量稳固提升。现有教职工58名,专任教师45名,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其中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9人,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知名单位毕业教师比例超过80%。多名教师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目前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5人。学院还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教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冯之浚教授等20余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通过全员性、全过程、全面性教学质量观的贯彻实施,教学质量持续提高。近年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建设校级品牌和特色专业2个,有5部教材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在学校院级教学状态评估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办学条件快速提升,发展平台日渐优越。坚持以生为本,竭力改善办学条件。强化了实验室建设,学院实验室为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以地理教学实验中心为主体,拥有气象、天文、遥感、土壤、地质与地貌、计算机、地图与GIS、环境、摄影、精密仪器、仪器准备等13个实验室,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有各类仪器设备2000余台件,能够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加强了图书资料室建设,学院自身资料室藏书丰富并富有特色,面向全院学生提供资料服务。通过不断加强校企、校研、校政联合,建立稳定了秦皇岛、胶东、淄博、东营、上海以及济南等共20多个实习基地,为学生搭建起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良好平台。学院发展平台优越,人文地理为山东省“八五”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为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山东省“十一五”人文社科强化建设基地和山东省“十二五”特色重点学科。此外,学院拥有山东省高校“地表过程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山东省城市环境安全预警预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MAPGIS工程中心实验室、“国土资源信息技术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并拥有环境影响评价、土地规划等资质,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平台。
科研成就突出,对外交流广泛。近5年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级基金15项,省部级科研基金60多项。近年来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教材48部,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各1项,国家“八五”攻关重大项目优秀成果奖1项;省社科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精品工程”奖1项。通过承担国家和省市在土地、水、矿产等资源开发及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产业布局、人口及城市规划、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大量横向课题,每年课题经费超过1000万元,居全校首位。在不断增强服务社会功能的同时,为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和科学依据,也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作为山东省地理学会理事长单位、全国高师地理与旅游教学联席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单位,对外交流深入而广泛。
地理科学
本专业旨在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生除了主要从事中小学地理教育教学研究以外,还适宜到国土、环保、旅游、交通、水利、海洋、农业、城市规划等部门从事科研或管理工作,可以继续攻读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本专业所属主干学科为地理学和教育学。核心知识领域包括地质与地貌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天文学、区域地理、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科学与技术、地理教学论。
开设主要课程:地理科学导论、地质与地貌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气候与水文学、土壤与植被系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遥感导论、地球概论、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教学论等15门专业必修课;环境学概论、计量地理、生态学、自然灾害学、地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地理课堂教学技能、中学地理教材分析与新课程教学设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全球变化、山东地理等25门专业选修课。
本专业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
地理信息科学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在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适宜到国土、环保、旅游、交通、水利、海洋、林业、农业、公安以及城市建设等部门从事地理信息技术工作,还可以继续攻读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土地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本专业所属主干学科为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核心知识领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地图学、空间数据库、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
开设主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遥感技术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GNSS原理及应用、数字地面模型、GIS设计与开发、数据结构等专业必修课17门;虚拟地理环境、空间数据库设计、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分析与规划等专业选修课24门。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收严格科学思维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教专门人才,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
本专业所属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学。核心知识领域包括自然地理学类、资源类、环境类、地图与测量学类、数学与信息类。
开设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地质与地貌学、水文与水资源、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区域规划与国土整治等专业必修课17门;生态学、土地评价与规划、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遥感地学分析、虚拟地理环境、数字地面模型等专业选修课25门。
本专业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毕业生适宜到国土、旅游、交通、农业、城市规划等部门从事科研或管理工作,可以继续攻读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本专业所属主干学科为地理学、规划学。核心知识领域包括地理学类、数学与信息类、规划类、管理类和环境类。
开设主要课程: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土地评价与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区域地理、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等专业必修课17门;新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全球化与区域发展、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算机制图及CAD基础等专业选修课29门。
本专业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环境科学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工作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环境保护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环境监理、环保公司、大型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科研与教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与监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工作。
开设主要课程:环境学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基础、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系统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学基础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等20门专业必修课;环境土壤学、环境微生物学、生态学、大气环境学、环境统计学、环境法学、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优化等21门专业选修课。
本专业与加拿大皇家大学采用“2+2”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在校生可以直接攻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术硕士学位和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也可以交叉攻读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和自然地理学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方向博士学位。
本专业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为更好地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学院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了通识课,主要有: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区域可持续发展导论等,同时各专业之间所设课程可以相互选修。
热烈欢迎广大考生报考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学院咨询电话:0531-86182550(院办),0531-86182552(院长室),0531-86180646(学院党委)。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