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核目标
《产业经济学》主要要求考生清楚地了解产业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和理论渊源,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并初步具备运用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正
二、考核内容
第一篇 总论
产业经济学的具体研究对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研究工具;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实践和现实意义;产业的形成与分类;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现代产业经济的理论。
考试要求:
1、理解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2、掌握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工具 ,包括博弈论、投入产出分析法、计量经济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
3、了解产业的形成与分类,包括具体的分类方法如三次产业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等。
4、了解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5、了解现代产业经济学的理论。
第二篇 产业组织
一、理论演变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竞争机制;市场秩序;“马歇尔冲突”;不完全竞争;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产业组织理论的各学派;可竞争市场理论。
考试要求:
1、了解产业组织的定义、竞争机制、市场秩序、“马歇尔冲突”、不完全竞争。
2、了解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3、掌握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4、掌握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
5、掌握可竞争市场理论 。
二、市场
考试内容:
市场结构的含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植草益的分类方法;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考试要求:
1、了解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2、了解市场集中度,及其衡量指标,包括行业集中度、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
3、了解产品差别化及基本度量方法。
4、掌握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
5、掌握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
6、掌握植草益的分类方法。
7、掌握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关系。
三、博弈
考试内容: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现代经济学与博弈论的关系;博弈的类型:包括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重复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等;竞争策略:包括产量决策--古诺模型古诺的寡头竞争模型、反应函数、伯特兰德的寡头模型。
考试要求:
1、理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2、了解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重复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
3、掌握产量决策--古诺模型古诺的寡头竞争模型。
4、掌握伯特兰德的寡头模型。
四、竞争
考试内容:静态竞争策略(古诺模型,伯特兰德模型,豪泰林模型);动态竞争模型(斯坦科尔伯格模型,无限重复古诺模型,米尔格罗姆-罗伯茨垄断限价模型)。
考试要求:
1、 掌握静态竞争策略。
2、掌握动态竞争策略。
第三篇 产业结构
一、理论发展
考试内容:
产业结构的涵义;产业结构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及理论体系;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考试要求:
1、了解产业结构的涵义。
2、了解产业结构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3、了解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体系。
4、掌握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5、理解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6、掌握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国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二、关联
考试内容:
产业关联的含义;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考试要求:
1、了解产业关联的含义。
2、掌握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内容,了解如何利用投入产出量化分析工具,分析产业关联中有关产业间比例、产业内的投入结构、分配结构,以及产业间联系广度、深度等有关“结构分析”的主要问题和内容。
3、 了解产业波及效果、产业波及源及产业波及线路。
三、优化
考试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内容;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包括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及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及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及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
考试要求:
1、了解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内容及效应。
2、掌握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相关内容。
3、掌握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及其调整。
4、掌握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及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
四、布局
考试内容:
产业布局理论基本内容;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产业布局的实践。
考试要求:
1、了解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包括成本学派理论、市场学派理论、成本一市场学派理论。
2、了解以后起国家为出发点的西方产业布局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
3、了解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
4、了解地理位置因素、自然因素、人口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5、了解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
6、了解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7、掌握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第四篇 产业管理
考试内容:
产业政策的涵义;产业政策理论;产业政策的一般模式和演变规律;产业政策类型;产业规制、行业管理和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
考试要求:
1、了解产业政策的起源、评估和类型。
2、理解产业政策的内涵、产业政策的作用。
3、掌握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综合性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4、掌握行业规制、行业管理和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
5、了解中国的产业政策。
第五篇 产业发展
考试内容:
产业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考试要求:
1、掌握产业发展的含义、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发展的模式。
2、掌握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型。
3、了解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4、了解中国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三、参考书:
苏冬水主编:《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更多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