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是经教育部审批,由云南师范大学利用社会投资按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独立学院,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成立于2000年,通过几年的发展,在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截止2008年底,在校生达9000余人,已成为云南省规模最大的独立学院,综合办学实力居全国318所独立学院前列。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第九名,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2008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等奖”,在云南省独立学院中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在2008年12月,由云南省教育厅部署安排的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评审中,学院上报的“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成果,荣获省级二等奖,是云南省独立学院唯一获奖成果。
办学设施优越 校园环境幽雅 商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与景色秀丽的风景名胜筇竹寺和海源寺相临。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藏书90﹒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58﹒9万册,电子图书32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829﹒58万元。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报告厅、学生公寓、食堂、运动场馆等设施齐全。学院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实现“校园一卡通”,建成了千兆宽带校园网,构建了具有较高水平和极强操作性的综合化信息管理平台和处于领先地位的多功能信息化教学平台。校园整体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幽雅,被昆明市授予“花园式单位”称号。
办学定位明确 培养目标清晰 坚持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布局合理 师资结构优良 形成了“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学科与专业布局,开设有16个本科专业36个专业方向,组建了11个教学院(系)级教学单位。构建了适宜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吸引和接纳了省内外一大批优质师资,建立了一支700余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博士、硕士的比例占55%,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占37.4%,师资结构体现了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和开放型、双师型的特点。
教授治学 专家治校 学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学院教学和管理方案论证、意见征询、信息反馈和检查督导的专门机构,直接参与学院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的制订及评审,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指导等,确保了学院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管理规范 改革创新 内部机构设置简明,管理程序设计完善,职能分配科学合理,学院坚持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建立了科学、严格、可行的教学工作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激励机制。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以政界人士、业界精英、社会名流等为主体,以“商院讲坛”、“榜样的力量—成功人士论坛”等系列讲座为载体,成功启动“百名专家进校工程”。几年来,商学院教学管理措施到位,绩效突出。有一批优秀毕业生考取重点大学研究生;曾在云南省有关部门组织的两次独立学院办学质量评估中名列前茅。注重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
注重实践 培养技能 建立了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验室及其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形成了集专业见习、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组织体系;建立了较为稳定、颇具规模的实训、实习基地;构建了与知名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为学生实践、实习和就业提供了丰富资源。
素质养成 全面发展 坚持以实现学生全面成长为目标,以学生自治为手段,以辅导员制为保证,强化责任意识,突出观念创新,全面推进素质与能力教育,不断完善学生工作日常管理体系,创新设计学生课外素质培养机制,深入推进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的课程化、体系化和全程化;实现了学生自治、严格管理、思想教育与心理成长咨询的有机结合,2007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德育先进集体”;成立了101个学生社团,社团类型众多,社团活动已成为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和有效组织形式;初步形成了“严格、自由、民主、活泼”的学生工作特色。
严格毕业标准 完善就业服务 制订了严格的毕业标准,即修满规定学分(包括素质与能力学分达标)、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专业技能达标、累计9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合格。明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将就业作为检验学院办学质量和管理绩效的重要标尺,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多角度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2008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2.27%,毕业生就业层次、就业率稳步提高。
面向东南亚 推进国际化 坚持以东南亚为前沿,积极稳妥地推进学院国际化进程,先后与国外高校及相关教育机构达成合作协议,并引进了英国教育部下属NCC机构国际课程,全面推进学院国际化办学。截止2008年3月,学院共接收200多名国外学生到我院进行语言文化学习和交流,共派出300多名师生到国外深造、实习和就业。
新时期,学院将致力于构建最具竞争优势、最具社会责任感的新体制大学的品牌形象,也将为广大学生的成功人生提供更为优良的教育、管理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