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紧密型医共体总院公开招聘编制外聘用人员
一招聘岗位及要求
医技岗位5名(临床药学1人、药学1人、中医康复学2人、医学影像技术1人)、护理岗位6名、后勤岗位1名。
二招聘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遵纪守法;
(二)达到报考职位所需的条件;
(三)年龄应在18周岁以上(2007年5月30日以前出生),25周岁以下(2000年5月26日以后出生),研究生可适当放宽年龄至30周岁;
(四)已在县直三家及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从业的人员需持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或单位同意报考证明方可报名。
三招聘程序
按信息发布、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察、体检、公示、聘用等程序进行,医院将通过威信县人民医院微信号发布相关情况。
(一)报名
1、报名材料:持个人简历、身份证、毕业证及相关证件原件到威信县人民医院人事科验证报名;或将报名材料以文件的形式打包命名为:岗位代码+姓名+电话号码,发送至医院邮箱1832692213@qq.com。(资料初审通过后会由工作人员联系后续事宜,如有疑问请电话咨询)
2、报名时间:2025年5月27日至2025年6月4日;
3、报名地点:威信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六楼人事科;
4、联系电话:0870-6120220、18214237548。
(二)资格审查
报名结束后,人事科组织相关人员对应聘人员的各种证件进行复审,复审通过后方可参加考试。
(三)考试
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后根据成绩排名,按拟招聘人数2:1比例进入面试,最后一名成绩并列者一并进入面试。面试评审小组从专家库成员中抽取组成,县人社局、县卫生健康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全程监督指导。笔试、面试成绩分别计入综合总成绩(笔试总分100分,占总成绩60%;面试100分,占总成绩40%),按综合总成绩排名确定拟录用人员名单(最后一名成绩并列者加试面试确定拟录用人员名单)。
(四)考察
由院党委组织相关人员对拟录用人员进行考察,在考察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考核不合格,取消拟聘用资格:
1、受过学校处分的;
2、有违法违纪嫌疑正在接受审查的;
3、不符合招聘岗位所要求的相关资格条件的;
4、其他有法律法规规定不能聘用的。
(五)体检
考察合格的拟聘用人员统一安排到威信县人民医院进行体检,体检费用由考生自理,不按时参加体检的人员视为自动放弃,放弃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其拟聘用资格。空缺岗位按总成绩排名依次进行递补,若递补后各岗位仍未达到拟招聘人数,可通过递补护理岗位补足剩余名额(最低递补分数线为50分)。
(六)聘用审批
1、经面试、考察和体检合格的人员,确定为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将在威信县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平台、威信县人民医院院务公开栏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拟聘用公示。
2、若公示期间有举报并经查实的一律取消聘用资格。
3、经公示无异议的拟聘用人员,与威信县人民医院签订劳动合同。
4、因在报名阶段尚未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等岗位要求相关证件的应届毕业生,若确定为拟聘用人员,须在2025年7月31日前提供毕业证和学位证等岗位要求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到期未能提供的,取消聘用资格。
5、为保证人员队伍持续稳定,实行成绩保留制,保留周期截止到下一次招聘前,即本次进入面试但未被聘用人员为备用人员,若拟聘用人员未按时报到或辞职等,则从本次招聘的备用人员中按总成绩排名顺序递补(最低递补分数线为50分),经考察、体检、公示无异议后,报威信县人民医院党委会议研究同意,按规定录用并签订劳动合同。
四福利待遇
凡已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进入试用期,试用期核发固定工资,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办理转正手续,考核不合者予以解聘并办理相关解聘手续。聘用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按威信县人民医院编外人员工资待遇标准执行,缴纳五险一金。
五纪律监督
招聘工作严格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坚持公开报考条件、公开考试程序、公开考试结果“三公开”制度,如有其他违反公开招聘工作纪律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坚决严肃处理,工作人员及责任人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报考人员取消考试资格。
本次招聘未尽事宜由威信县人民医院人事科负责解释。
医院基本简介
(一)历史沿革
医院始建于1953年,是全县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康复、预防保健及医疗急救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省级文明医院,全国爱婴医院;是昆明卫生职业学院、昭通卫生职业学院等临床实习基地。医院占地24.97亩,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26182平方米,编制床位499张,开放床位550张,服务范围辐射人口约45.8万人。
(二)人员概况
医院编制人数252人,现有在岗职工59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60人。高、中级职称181人,省市级医学专业委员会成员29人。
(三)科室概况
医院设置29个职能部门、20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医辅科室。已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省级卒中中心、省级创伤中心、省级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现有省级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个,通过市级重点专科申报科室4个。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4q56_89TsZzK0iUbpLP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