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2020年“三校生”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择一城栖居 与一校共成长
云南财经大学地处五百里滇池畔秀丽之城——云南省省会城市昆明,四时温暖如春,天蓝如碧,花木繁茂。校本部设南北两院,西倚长虫,东望盘江,青山碧水,得天独厚。彩云之南26个世居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国与东盟文化的碰撞,东西方文化的对话,浓墨重彩绘就昆明的文化年轮,更为到此求学的30000余名莘莘学子呈现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择昆明栖居,与云财共成长,自有曼妙的文化体验与青春记忆。
拜名师门下 品一路芬芳
校专任教师1285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4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聘任首席教授12人,特聘教授44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省委联系专家、云岭学者、云岭教学名师、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等优秀人才荟萃,一大批高素质的师资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以经管学科为引领 专业建设体系完善
学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引领,法学、哲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等学科协同发展,人才培养体系贯通本科、硕士及博士教育三个阶段。下设19个学院、1个教学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是云南省经管类学科学位授权点覆盖面最全、财经类重点学科数量最多的高校之一。2017年获得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推免资格。
学校同时拥有国家级—省级—校级课程专业建设体系。近年来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24项。有20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6个省级高峰高原学科及方向,5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为各地学子的专业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推动教育国际合作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先后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学生可参加双学位、学分互认、短期游学等项目赴法国蒙彼利埃高等商学院、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等诸多国外名校交流学习。
瞻望前程,作为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陆上通道,云南在未来沿边开放经济带的建设中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必将为云财学子融入“一带一路”,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提供更多的机遇。
优质平台助力创新创业 社会评价支撑就业前景
学校2016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获评“云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拥有“省级创业园”和“省级创业平台”。2018年获评“云南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首批4家“全国财经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连续14年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多次荣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质量提升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创新奖”等奖励。
素质教育多点开花 青春筑梦亮点纷呈
在云财,青年学子不仅可以获得学业上的成长,还可以依托广阔的素质提升平台,放飞青春梦想。学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组织单位,多次获评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奖;学校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成果优秀奖。学生社团“户外运动协会”“微笑志愿者协会”被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评为“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ERP”沙盘模拟协会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团,学校学子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和全国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学生赛事中成绩优异。大学生艺术团等为学子提供了展示特色优势的广阔舞台,一大批优质校园文化品牌,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浓厚。充足的体育场馆、丰富的体育俱乐部活动、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极大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学校组织的“跑步APP”和“新生体育第一课”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及好评。学校面向全国招收网球、篮球、足球高水平运动员,与云南省体育局联合培养射击射箭运动员。高水平篮球队、足球队、网球队在全国大学生各类赛事中成绩优异。
六十九年薪火相传,几代人躬耕树蕙。学校秉承“好学笃行,厚德致远”的校训,坚守“求实创新”的校风,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云财精神,扎根云岭,坚持内涵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区域为导向,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保障,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25万余名经世致用高级人才,为云南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边疆开放与繁荣、民族团结与进步、社会和谐与稳定作出突出贡献。
学院简介
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成立于2011年,是云南财经大学下属学院之一,承担云南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改革任务,2018年被评为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二级学院建设单位。设有财务管理、会计学、工程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秘书学、工商管理、酒店管理11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学生8831人。学生毕业时颁发云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
地位突出、优势明显。云南财经大学以国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统揽,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云南省“三个定位、八大产业”战略机遇,制定了学校 “一主两翼”(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体,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国际化办学为两翼)发展战略,中华职业学院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一翼,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享受政策倾斜、加大办学投入等方面占有独特优势。
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学院以服务学生职业化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明确了“创新体制机制,汇聚社会资源,坚持特色发展,打造教育品牌”的办学思路,和“培养理论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特色鲜明。
三维一体、师资强大。学院每一位学生,都能同时享受学校理论课教师、学院实践指导教师、企业职业导师的指导与训练,“三维一体”的师资队伍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一流服务。
校企共建、协同育人。学院与50家企业创建了“企业学院”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各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与企业联合构建了各专业校内实训平台及经管类跨专业实训平台,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居于领先地位。建立了云南省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云南省企业管理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设有5个教育部校企协同育人建设项目。校企合作构建了“学生学习、实践、就业一体化”培养机制,使学生在实习、实践、就业等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国际合作、多元发展。学院与美国圣泽维尔大学、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泰国兰实大学等国外高校,以及台湾屏东大学、台湾铭传大学等境外高校建立了中短期游学、学分互换、双学位攻读、本硕连读、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教师交流等合作项目,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
就业良好、形势喜人。2015年,学院迎来了首届毕业生1706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学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8.05%以上,并呈现出毕业生到大中型企业就业的多、毕业上岗快、薪酬待遇好等良好形势。
招生专业
1.旅游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养、广阔的视野、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旅游项目策划、活动组织、运营与管理、营销等实作能力,能够在旅游业及相关企业和各级文化与旅游行政管理单位从事与旅游管理相关的经营、管理、组织、策划、营销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及发展:文化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游客服务中心等),商务企业等行业和领域。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9.51%。
2.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系统了解经济管理理论、掌握酒店专业知识和服务实操技能,具备国际化视野、创新实践精神和现代服务意识,具有酒店经营管理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能在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和高星级酒店从事服务、营销、管理、培训、咨询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及发展:国内外星级酒店从事一线工作和中、高层管理工作。
考试录取
报考我校高职本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云南省内中职应(往)届毕业生,须参加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组织的经管类、旅游类职业技能考核,“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核成绩须达到云南省中职毕业生经管类、旅游类同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我校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有关政策相抵触,以云南省有关政策、文件为准。)
招生计划
中华职业学院实施高等职业本科教育,二本批次招生,颁发云南财经大学本科文凭。2020年招生计划100人(高职本科100人)(详见招生计划表),实际招生计划以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公布计划为准。
云南财经大学2020年“三校生”招生专业及计划表
招生专业 | 招生计划 | 层次 | 学制 | 招生范围 |
旅游管理 | 50 | 本科 | 四年 | 招收云南省内旅游管理类、经济管理类的三校生 |
酒店管理 | 50 | 本科 | 四年 | 招收云南省内旅游管理类、经济管理类的三校生 |
注:实际招生计划以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公布计划为准。
学费标准:7000元/生·学年(以省发改委批准收费为准)
联系方式
地址:昆明市龙泉路295号云南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北院)
邮政编码:650221
电话:0871-65132629(兼传真)、65197774、65178884
网址:www.ynufe.edu.cn
电子邮件地址:yncyzb@ynuf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