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咨询咨询QQ网站导航网站搜索手机站点联系我们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来源:易贤网   阅读:1385 次  日期:2017-05-11 11:50:34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5.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6.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更多信息请查看中考
点此处就本文及相关问题在本站进行非正式的简要咨询(便捷快速)】     【点此处查询各地各类考试咨询QQ号码及交流群
上一篇: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下一篇: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秦王扫六合”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