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咨询咨询QQ网站导航网站搜索手机站点联系我们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4)

来源:易贤网   阅读:908 次  日期:2016-12-14 16:19:05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4)”,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2)情绪的表达

①面部表情;②身段表情与手势;③言语表情。

(二)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外周神经)

2、康侬——巴德的情绪理论(中枢神经)

3、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认知中介)

(三)压力、情绪与健康

1、压力的性质与来源

(1)压力的性质

(2)压力的来源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2、压力与身心健康

(1)压力与生理的应激

警觉反应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

(2)压力与心理的反应

抑郁、焦虑、恐惧、情感淡漠、躁狂。

(3)压力与心身疾病

3、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1)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3)设法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

(4)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

(5)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宽以待人

(6)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九、人格

要求:

1、了解人格的含义、特点与结构,人格测验的主要形式。

2、理解气质与性格的关系、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关系、人格的主要理论解释。

3、联系实际,分析促进人格形成的措施;根据人格特点,科学选拔与合理使用人才。

(一)人格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人格

2、人格的特点

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3、人格的结构

(1)气质

①什么是气质;②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③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

(2)性格

①什么是性格;②性格与气质的关系(联系:两者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两者相互影响,气质影响性格形成的速度并赋予某种色彩,性格能改变气质。区别: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

(二)主要的人格理论

1、人格的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

(2)卡特尔的人格理论

(3)“大五”人格理论

2、人格的类型理论

(1)霍兰德的人格理论

(2)斯普兰格的人格理论

3、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2)荣格的人格理论

(3)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4、人格的自我理论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2)罗杰斯的健康人格理论

(三)人格测验

1、人格测验的性质与功能

2、自陈式人格测验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2)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3)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3、投射式人格测验

(1)罗夏克墨迹测验

(2)主题统觉测验

(3)句子完成测验

(四)人格的形成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儿童早期经验

5、自然环境因素

十、社会态度与行为

要求:

1、了解社会态度的实质、结构与作用,印象形成的实质、影响因素,印象管理的实质与自我表现策略。

2、理解社会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社会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机制,依从、顺从和服从的实质、原因与技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的实质、原因与方法。

3、结合实际分析如何促进社会态度的改变,如何促进助人行为的出现,如何减少侵犯行为的发生。

(一)社会态度及其改变

1、社会态度及其作用

(1)什么是社会态度

(2)社会态度的结构

(3)社会态度的作用

认知、行为、记忆过渡、自我价值保护、激励。

2、影响社会态度形成的因素

(1)经验的情绪后果

(2)需要的满足

(3)知识水平

(4)家庭背景

(5)参照群体

(6)文化因素

3、社会态度的改变

(1)社会态度的自我防卫

抗拒反应、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

(2)促进社会态度改变的途径

增加所提供的信息的影响力;弱化个体对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避免过度理由效应的出现。

(二)印象形成与管理

1、印象形成

(1)什么是印象形成

(2)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

自然特征、社会特征、心理特征。

(3)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2、印象管理

(1)什么是印象管理

(2)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

逢迎、恫吓、自我抬高、显示、恳求。

(三)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服务

(1)从众(性质、原因)

(2)依从(性质、技术)

(3)服从(原因、影响因素)

2、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1)社会助长(性质、方法)

(2)社会惰化(性质、原因)

3、助人与侵犯行为

(1)助人行为及其促进

①助人行为与旁观者效应;②助人行为的促进与培养(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运用社会影响策略;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2)侵犯行为及其控制

①侵犯的实质;②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宣汇,运用社会制约,提高道德水平)。

更多信息请查看成考
点此处就本文及相关问题在本站进行非正式的简要咨询(便捷快速)】     【点此处查询各地各类考试咨询QQ号码及交流群
上一篇: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3)
下一篇: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5)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4)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