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 言
在我国传统的汇率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正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既定目标。对于我国前一阶段人民币升值的举措究竟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可谓是见仁见智。有些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利,一是不利于克服通货紧缩,二是不利于吸收外资,三是容易诱发金融风险。一旦人民币升值而钳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不会缓解东亚地区通货紧缩的压力,反而会使东亚地区经济变得不稳定 。当然也有很多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是有很大好处的。比如可以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开放资本账户,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可以缓解目前国内经济过热的局面,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等等 。
本文认同人民币升值利大于弊的观点,本文的结构是:首先叙述了盯住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与改革的发展要求以及表现出来的缺陷;接下来从产业结构,出口贸易结构,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缓解贸易矛盾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五个方面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最后针对人民币升值提出了几项相应的后续措施,以此来扩大升值的积极影响,稳定与优化经济环境。
2.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及后续措施
在世界经济进入结构调整阶段、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大,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与互动明显加强。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政策都比较关注,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一直没有平息过。近期,中国政府终于做出决断:对人民币汇率做了小幅度升值调整。面对国内各界对这一举措的褒贬不一的论断,通过对我国经济各个层面的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升值从长期来看是利大于弊的,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升值政策后采取的相应后续对策来进一步扩大这种好处和促进作用。
1994 年以来我国一直沿用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迄今已有11年了。11年来,国际经贸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盯住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与改革的发展要求。它表现出来的缺陷有:
首先,固定的名义汇率已丧失其真正的经济意义,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难以形成市场出清的均衡汇率。实际中,结售汇和资本管理制度在压抑外汇需求的同时创造了很大一部分外汇供给,而央行的持续干预以及事实上的最大市商的地位,抹平了一切真实的供求差异。央行确定的基准汇率并非市场真实供求均衡的结果,也无法反映市场的变化。
其次,固定盯住美元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存在根本冲突,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货币政策自主权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大要式的状况对外汇交易量有重要的影响。交易品种稀少和交易方式单调是制约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扩大的重要因素。为改变这种状况,应增加市场交易的币种,可考虑增加外币与外币之间的交易即主要西方国家货币之间的交易,如美元兑日元、马克等货币的交易,以满足外汇指定银行以及客户的不同需要;加快推行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是一种较为合适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而且开展远期外汇交易对于增强外汇市场供求的灵活性、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都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健全外汇交易方式。目前我国外汇市场主要是以电脑自动撮合方式成交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和国际上通行的商业银行做市商交易制度有较大的区别。这种交易方式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效率比较高,但是如果过渡到意愿结售汇制度后,进入原有的结售汇交易系统的交易可能萎缩。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快发展商业银行做市商制度,使商业银行从目前的交易中介变为做市商,活跃外汇市场,并使汇率真正反映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更强。
3.总结
综上分析,我认为此次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和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利的方面还是居于主导地位。从长期看,汇率政策调整必将有助于利用市场价格手段鼓励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服务业等不可贸易部门成长,逐步提升我国产业和贸易结构,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平衡与缓解各国的贸易矛盾,并使我国货币当局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来增强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并且一定要配合相应的措施稳定与优化经济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因经济波动而发生的损失。相信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道路会越走越顺,最终成为经济强国.
协调发展,加快启动国内需求,形成内外贸结合的发展态势,从而起到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稳固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作用。
(三)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国内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不失去以往的市场份额,就要尽可能地压缩生产经营成本,因为为了保住国际市场,不得不降低采购生产资料的价格或提高管理方式来压缩生产成本。而压缩生产成本的空间并不大,因此,企业必须从自身管理经营入手,加强管理方法的改进,提高生产效率来争取利润空间。
同时,人民币汇率形成体制的改革要求出口企业不断地开发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也包括进行外汇远期买卖,在国内融资时借贷美元等运用金融手段的风险规避。这有助于企业养成随时关注国际动态,及时防范汇率所带来的风险,从而为企业进一步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
(四)可以平衡与缓解各国的贸易矛盾,减少与主要国际贸易伙伴的贸易纠纷和摩擦,为以后进行深层次的贸易往来打下坚实而良好的基础。
随着此次对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改革调整,我国的出口产品在生产成本和国际价格上必然被迫提升,但也会间接起到缓解与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在低价反倾销上的贸易摩擦,在中国目前逐步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的现实背景下,对于如何处理在国际市场的贸易摩擦这一现实和长远的问题,为我国相关部门争取到了一定的宝贵时间。
美国官员赞扬中国决定人民币不再只盯住美元“结束持续10 年之久,被许多贸易伙伴认为是不公平的汇率政策”。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把中国的这项举措称为“良好的开端,在维持长达10 年之久的固定汇率之后!这是人们希望采取的步骤,我认为他们是谨慎的,非常令人钦佩”。
法国经济部长布勒东当天已表示为中国的决定感到高兴,他说:“这一改革方向无论对中国经济还是对欧元区经济都是积极的。”
德国财长埃舍尔也表示,人民币汇率改革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平衡增长,符合七大工业国财长及各大央行的诉求。
法国媒体认为人民币上调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法国 费加罗报(用“退一步海阔天空”来形容中国人民银行改革汇率制的抉择。
瑞士时代报( 从经济层面对中国货币改革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现在已成为全球主要制造业产品出口国,对全球原材料需求量巨大,人民币升值将缓解中国在国际市场购买石油)铝)铁等原材料的价格压力,原材料价格下降除将使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继续保持竞争力外还可确保中国央行提高利率,遏制经济过热和房地产泡沫, 另外中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也将获得提升。
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秘书长约翰斯顿认为,中国货币改革将在对中国经济提供所需要的灵活性的同时支持它的快速增长,协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
(五)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使我国货币当局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来增强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之间的矛盾也将日益突出。根据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弗莱明的研究结论,在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者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即“三元悖论”,在开放经济中,一国只能同时实现其中一个或两个目标,而不可能同时实现三个。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自主权只有在资本管制下才能实现,而在资本管制和固定汇率制之下,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将不能保证。在我国,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和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的条件下,央行的货币政策的效果受到削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仍需要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在现行外汇管理制度下,货币政策实际上担负着维持人民币币值的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的双重目标,即对内维持物价的稳定,对外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这种双重目标经常会发生严重冲突,央行的货币政策经常会顾此失彼。显然,在我国金融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情况下,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即固定盯住汇率制度将使采用货币政策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的有效性大为降低。而对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来说,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尤为重要。因此,汇率制度非改革不可,需采用灵活的汇率制度。而一旦我国开放了资本帐户,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可以自由兑换人民币,再加上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调整,那么货币政策就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很好地做好宏观调控的全局工作。
实际上,人民币升值预期问题,一直都是国际政治经济的多重博弈,当前中国政府的汇率机制改革决策可谓是艰难博弈局面中的既稳妥又积极的抉择,不过,一定要配合相应的后续措施稳定与优化经济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因经济波动而发生的损失。
第一,中国的水、电、气、成品油、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远低于市场均衡水平;同时,由于社会性管制的缺失,许多企业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很少,大多数企业的相关设施未达到国家标准。与变动人民币名义汇率的策略相比,在短期内保持一个适度的通胀水平,在长期内加大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社会性管制, 使企业的生产成本真实地显现出来,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一个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选择, 也是中国政府最可能采取的策略。笔者认为, 当前, 这一政策建议仍有很高的价值。在选择升值政策后, 仍然要加大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社会性管制, 通过校正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中国商品的平均价格, 降低人民币的国内显性购买力, 缓解新一轮的升值预期
压力, 坚持长期内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和人民币币值向真实价值回归的双赢。
第二,要继续抑制房地产市场等资产与资本市场的过度投机,降低国际游资的短期投机收益预期。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国外游资在我国境内短期投资的收益和预期,减少游资的涌入;另一方面也可扭转我国局部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恶性泡沫的不良趋势。
第三,在WTO 的框架下适度调整进出口政策和关税, 保持经常收支的平衡,改变大额顺差继续出现或者多年持续顺差的预期。
第四,通过适度的行政手段和政策制止热钱的继续流入。
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维持汇率,促成了进出口顺差进一步扩大和“ 热钱”的加速流入, 进而强化升值预期,形成恶性增强循环。例如, 升值预期促使国内企业加速出口和延期进口。2005 年一季度全国出口增长34.9% , 而进口只增长了12.2% , 进出口顺差进一步扩大。再如, 升值预期驱使境内金融机构纷纷减少国外资产运作, 将资金调回境内, 或增加国外短期借款。2004 年, 中国新借外债同比增加了102.84%, 而且大部分为短期外债。今年一季度的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短期外债。此外, 国外热钱在升值已兑现并逐渐强化的情况下, 继续通过各种方式流入我国。因此,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止“热钱”的继续流入。
第五,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 。
首先,增加市场交易主体,推广大额代理交易。增加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让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直接参与外汇的买卖,并逐步推广银行代理企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外汇的大额代理交易。这样有助于避免大机构集中性的交易对市场价格水平的操纵,防止汇率的大起大落;同时也有利于有效降低大企业的交易成本,便于监管机构对交易的监控。
其次,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外汇市场上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的状况对外汇交易量有重要的影响。交易品种稀少和交易方式单调是制约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扩大的重要因素。为改变这种状况,应增加市场交易的币种,可考虑增加外币与外币之间的交易即主要西方国家货币之间的交易,如美元兑日元、马克等货币的交易,以满足外汇指定银行以及客户的不同需要;加快推行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是一种较为合适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而且开展远期外汇交易对于增强外汇市场供求的灵活性、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都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健全外汇交易方式。目前我国外汇市场主要是以电脑自动撮合方式成交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和国际上通行的商业银行做市商交易制度有较大的区别。这种交易方式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效率比较高,但是如果过渡到意愿结售汇制度后,进入原有的结售汇交易系统的交易可能萎缩。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快发展商业银行做市商制度,使商业银行从目前的交易中介变为做市商,活跃外汇市场,并使汇率真正反映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更强。
3.总结
综上分析,我认为此次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和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利的方面还是居于主导地位。从长期看,汇率政策调整必将有助于利用市场价格手段鼓励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服务业等不可贸易部门成长,逐步提升我国产业和贸易结构,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平衡与缓解各国的贸易矛盾,并使我国货币当局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来增强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并且一定要配合相应的措施稳定与优化经济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因经济波动而发生的损失。相信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道路会越走越顺,最终成为经济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