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咨询咨询QQ网站导航网站搜索手机站点联系我们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公共基础知识:哲学之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

来源:易贤网   阅读:1896 次  日期:2015-12-16 09:12:09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公共基础知识:哲学之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在线网校:>>>点击进入<<<

网校授课:>>>点击进入<<<

考试书库:>>>点击进入<<<

网校以及考试书库开发及拥有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学历类/建筑工程类

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和全新引进高清3D电子书考试用书。

1.内涵: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属于人和自然的关系。

2.构成要素:生产力构成包括两类:一类是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者这类独立实体性要素,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水平的标志,劳动者是最活跃的主导因素。另一类是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因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生产管理、智力资本等。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3.特性: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1)物质性即客观性:生产力的运动、变化、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物质力量,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物质的关系;对于新一代人来说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不能自由地加以选择;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2)社会性和历史性:社会性是指生产力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并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历史性是指它随着人们社会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迄今为止,生产力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更多信息请查看事业编‖公务员‖考试资料‖考试技巧

更多信息请查看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资料
点此处就本文及相关问题在本站进行非正式的简要咨询(便捷快速)】     【点此处查询各地各类考试咨询QQ号码及交流群
上一篇:公共基础知识:毛概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下一篇:公共基础知识:哲学之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公共基础知识:哲学之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