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认为,村官为何问题多,主要还是缺乏物质做保障,关靠精神是不行的,24、25的小伙子、大姑娘大学毕业连个生活都难保障,所以也就牢骚多、问题多。
(一)当前大学生“村官”面临的问题是:
1、大学生“村官”穷。
云南省的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补贴是每月1000,正常情况下开支每月电话费70元,伙食400元,日常生活用品费200元,交通费100元,合计670元,余下330元。如果有的需要抽个烟,擦个粉,租个房,还剩多少???更何况现在看病又贵,一个不注意生个什么感冒病还要四五百。所以大学生村官“穷”。只差拿低保了。
2、大学生“村官”男娶不到,女嫁不掉。
由于大学生村官大学毕业就是24、25岁,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面对生活的拮据,前途的没有保障,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中找不到对象普遍存在;即使部分有对象的大学生村官也出现被对方抛弃,尤其是男村官里居多;另外,即使有看的上的,来自家长一方的压力也极其反对对方是大学生村官;再者就是有对象的村官面对经济的压力也不敢结婚。所以没人敢嫁,没人敢娶大学生村官成了村官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3、大学生“村官”身份尴尬。
许多大学身村官起初来到村里,村委会认为大学生从学校直接到农村,都是些孩子干不了什么事,再加上文化思想,还有部分“利益”关系很难融入到“圈子”里面。再加上生活上大部分村官不属于本地人,生活上不方便(特别在山区的)。于是乡镇一级出于缺人手就把大学生村官借调到乡镇里,一来能为镇上干点事;二来能培养锻炼一下他们;三来能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再者还不用发钱给他们。所以村官就成了“勤务兵”,谁都可以对他们呼来唤去。
由于借调,异地就职等情况,大学生“村官”就有别于本地村委会的普通村官,没有时间或是机会去“增收”,也就没有其它经济来源,最终造成了村官拿的“生活补贴”变成了“最终工资收入”。所以村官也就成了中国史上最穷的“官”。
4、大学生“村官”前途无保障。
2009年5月6日,中组部负责人就制定下发《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任期满后的大学生村官有五大出路,即鼓励担任村干部、推荐参加公务员考试、扶持自主创业、引导另行择业和支持继续深造。
距今文件出台两年了,云南省第一批08年的村官三年任期也将满,可至今除了考上事业单位、公务员走掉的,剩下的就是当任村干部的又有几人?更何况在异地山区想自主创业谈何容易。
2011年云南各地相继出台了《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党委委员》的公告,但是最终结果却是每县一百多个村官之选出了两三个。其实当前村官需要成为的不是遥而不可及的党委委员或副科级,或许是更多一点岗位的,更实际一点的普通公务员、事业单位岗位。
5、大学生“村官”专业也很尴尬。
村官中的专业有畜牧、教育、计算机、化工等可谓五花八门。真正来到农村想在干一番事,为农村做点贡献可专业不对口用不上,有些事就是看得见想帮也帮不了。例如:大批的农作物、牲口得病等问题。
6、体制异地就职。
只有停止村官异地就职,才能给村官一来生活上方便,才能下的去;二来本地就职有其创业环境优势;三来本地就职应为是本地人对当地的事、人都比较熟悉开展工作也比较方便;四是方便业余时也方便搞点收入。
7、大学生“村官”当前的成绩。
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所干的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村官是乡镇中心工作的“救火队”哪里有事就被集结在哪里,人口普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大部分与之接触的领导都认为大学生村官有一定的作用,具体有没有,谁都无法说清楚。这还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他们认为大学生来当村官最重要的品质是他们踏实肯干、创新进取,对于这个群体他们也是肯定的,但其发展前景在领导看来只有一般。
8、村官本人对自己发展的期望
他们自己认为大学生村官社会地位一般或者根本就没有,因此使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在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薪资、待遇太低,认为培养机制不够完善,认为前途不够明朗、认为无法安心工作。
(二)当前和今后的大学生“村官”应该解决的问题是:
1、是停止村官异地就职。让村官尽量在本县、本乡镇、甚至是在本村就职,就可以尽量从更本上解决,村官生活上不便利、环境不熟悉、创业没环境的问题。
2、选聘村官要限制专业。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不同,选聘适合并有利于本地发展的专业的人。如:当地发展农业就要农学的,当地发展畜牧就选聘畜牧专业。
3、增加定向招考比例。通过两年到三年的基层工作,对他们不管是从经验、能力来说都有一定的优势,把他们吸纳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队伍中来,能避免当前从学校到单位,光会说不做,眼高手低的毛病。
4、选拔其中的优秀者到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中来。村光中不乏有能力优秀、有干劲的人,所以通过组织考察、考试等方式选拔一些人进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队伍,一来可以充实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力量;二来可以就激励村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三来可以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基层工作。
总结起来我个人为主要矛盾在于:
1、乡镇一级长期借用没时间搞业余收入,所以“穷”。
2、本地就职能带来更加有利的创业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
3、增加服务期满的考试岗位和提拔人数,让就职者能安心工作。
4、完善培养机制,乡镇不是不能借调,应该限制借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