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行政审批中心存在问题的措施.
审批事项“两头办理”、“体外循环”问题,是各地行政审批中心运行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与建立行政审批中心“进一家门办成”的目的相悖,而且直接制约和影响了行政审批中心作用的发挥。为保证中心的健康运行,可以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紧紧围绕“便民、提速、创优”这一目标,探索建立“一口受理、窗口运作、承诺服务、限时办结”的运行机制。
(1)实施“一票否决”,强化监督检查。为确保中心的健康运行,地方政府专门作出规定,对审批事项存在“体外循环”问题的部门和单位,年度考核时予以“一票否决”。为抓好制度落实,可与监察局定期开展行政审批事项专项执法检查,重点对“体外循环”问题进行查纠,检查结果进行公开通报,对存在问题的部门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整改不彻底的部门,年底所有机关考核时坚决予以“一票否决”。
(2)设立受理发证窗口,强化过程管理。专门设立受理发证窗口,由中心管理人员轮流值守,对审批事项的“进口”和“出口”进行全面监控。受理发证窗口对审批事项的受理、补正材料、许可等各环节的处置情况,实时进行登记备案,定期与微机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核对,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清理审批事项,规范办事程序。持续不断地对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和调整,简化程序,明确责任,搞好衔接,规范操作,各类事项由服务窗口统一受理,一次性书面告知,承诺服务标准,形成直接办理和协调督办两种模式。通过服务告知单、服务指南、网站等各种方式对审批事项的设立依据、。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收费标准、办理时限等内容进行全面公开,切实将服务行为置于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之下。
(4)完善业绩考核体系。围绕客观、公正评价工作人员的业绩,需要不断修订完善业绩考核体系。设立具体、量化的考核指标,增强考核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旗帜鲜明地鼓励高效便民和服务创新,反对效率低下和因循守旧。通过日巡查、周通报、月考核、半年总结、年终总评的动态管理,着实抓考核,客观评业绩。坚持考核管理的公开化和规范化,实行业绩考核和评先树优公开公示,建立健全各类管理档案和信息记录,做到管理情况及时归档,工作成效有据可查,基础工作扎实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