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咨询咨询QQ网站导航网站搜索手机站点联系我们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申论标准范文:人民日报人民时评2011年12月合集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10984 次  日期:2012-01-05 16:41:59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申论标准范文:人民日报人民时评2011年12月合集”,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用好扶贫“新国标”这把尺子

张 毅

不能只看扶贫标准“长高”,更要看扶贫开发的基础夯实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按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对于扶贫“新国标”,会场内掌声热烈,会场外好评如潮,贫困地区的人们更是充满着兴奋与期待。

2300元是个什么概念?这个新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它意味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将从2688万人增加到1.28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13.4%,贫困人群扩大了1个亿。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迷雾重重,国内控通胀、保增长面临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在此情况下,大幅提高扶贫标准,充分体现了中央推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更高、更快、更强奔向全面小康的坚强决心。

扶贫新国标,要求生活水准的提高。中国扶贫世界瞩目,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有2.5亿农村人口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到2010年,全国贫困人口已减至2688万人。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严峻,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拉大,贫困地区与外部世界的鸿沟豁然可见。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仅物价指数上涨,消费需求也普遍提高,“水涨船高”,提高扶贫标准,打一场新的扶贫战役,也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新标准必将激发贫困地区发展的内在活力,点燃贫困农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热情。

扶贫新国标,要求发展内涵的提升。贫困地区人均收入2300元的标准,只能解决“不愁吃、不愁穿”。可是,贫困乡村的孩子也渴望热菜热饭,老人也需要温暖关怀,他们也渴盼电话、宽带和公交车,他们也需要早日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因此,贫困农村还要实现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与其它地区农村同步发展,不能只看扶贫标准“长高”,更要看扶贫开发的基础夯实。因此,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产业规划布局中,要加大对贫困农村政策倾斜力度,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铺路架桥、加油攒劲儿。

扶贫新国标,要求使命责任的加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期,大幅提高扶贫标准,加大开发力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我国扶贫开发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贫困地区的党员干部更需振奋精神、不负重托。扶贫任务重了,要工作更踏实;扶贫资金多了,要花得更到位;扶贫项目多了,要安排更科学;扶贫范围大了,要感情更投入。坚决杜绝贫困县出现豪华办公楼、豪华接待、豪华用车现象。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扶贫新国标,是一把尺子,它将丈量出立党为公的品格、执政为民的担当、深化改革的勇气。我们要用好这把尺子。

突击花钱,真是“预算”惹的祸?

励 漪

消除年底突击花钱之怪现状,改革财政预算制度固然重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才是关键

11月30日,财政部召开全国财政预算执行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坚决防止年底突击花钱:严格审核财政资金拨付,严格按照财政预算、项目进度、有关合同和规定程序办理资金支付,严禁超预算、超进度拨款。

“严禁年底突击花钱”也算是个常青新闻了。但禁令年年发布,花钱突击战却岁岁不止,有的还有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

湖南省文化厅前不久一次3000万元的政府采购,被公众质疑为“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有关官员的解释是,其一,因为“贵一点的东西相对更有质量保证”;其二,是“预算执行的需要”,因为,“如果预算没有执行完,必然会影响到第二年的预算编制”。

年底突击花钱现象屡禁不止,政府采购屡有高价,确实与现行财政预算制度有一定关系。长期以来,很多部门和单位一直实行传统的“基数预算”,每一年的预算视上一年度的收支情况而定,如果一个单位去年预算是100万元,只花了80万元,节约下来的20万元不仅全部上交,而且第二年的预算可能会因此削减为80万元。因此,为了确保来年财政预算不降低,许多机构就想着花掉预算,至于这笔钱花得是否合理合规,是否有效率,则不在考虑之列,或者说不是考虑的重点。

但是,突击乱花钱、政府高价购真是“预算”惹的祸吗?如果仅仅是为了花掉预算,各行政机构大可以将这些钱用到更需要的地方,比如文化厅的政府采购,省出来的钱是否可以用于提高各乡镇文化站的其他硬件建设、专业人员的培训?或者用于偏远乡村文化站点的建设,让更多的乡民能够享受文化福利?

可惜,现实中的不少突击花钱,是将不该发的钱发了,不该吃的饭吃了,不该出的差出了,不该买的东西买了——原本用于公共财政的支出,变身为行政机构的小金库,丰富的是少数人的荷包,提高的是小部分群体的福利。部门利益,甚或是极少数的个人利益成为“乱花钱”的真正动力,而所谓“花光预算”不过是其挡箭牌。如果财政预算审核监督不力,预算执行不公开、不透明,不从根本上遏制某些部门和机构的利益冲动,就算把“基数预算”改成了“零基预算”,也会有突击花钱的可乘之机。

消除年底突击花钱之怪现状,改革财政预算制度固然重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才是关键,只有让每一项财政收入支出都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将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问责权落到实处,严格监督、严厉问责,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突击花钱的积弊。

莫让歪嘴和尚毁了暖心行动

姜 赟

虽然偏差已纠正,但变质的爱心煤折射出的政令执行趋利化倾向,却不能不警惕

备受关注的“变质爱心煤”事件有了最新进展。山西省纪委监察厅继向社会公开曝光7起为低收入农户免费发放冬季取暖用煤中查获的短斤少两、借机收费等典型案件后,近日,又公布了对25名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结果,让人们对爱心煤的未来重拾信心。

政府在5年内为全省每户低收入家庭免费提供1吨爱心煤,无疑是雪中送炭的温暖政策、惠民之举。然而,本应赢得民心的暖心行动,却在某些地区遭遇“冷空气”,碰到了“执行梗阻”:运城稷山县陶梁村村干部借发煤之机,以借款名义要求每户村民先交100元修路款;大同天镇县张西河村负责人以发煤为条件,向村民收取原已停止收取的农村合作医疗费;朔州朔城区利民镇东洼村的1吨煤中,1/4是煤矸石……这件事背后折射出的政令执行趋利化的扭曲倾向,不能不引起各方警惕。

省里出台“红头文件”保驾护航,还将一户一吨煤政策纳入考核方案。如此强势的行政推动下,执行环节里竟还有人罔顾禁令和良心,把低收入群体的福利,变成了某些部门某些人中饱私囊的工具。利益的渗透力之强,可见一斑。虽然爱心煤的执行偏差已得到纠正,但正如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强调的,对于这种不良风气“不要掉以轻心,绝不可有任何的松懈”。

类似这种“民心工程惹民怨”的事,在其他地方也曾发生。轻者,使好政策的落实过程磕磕碰碰,影响政策效力;重者,则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凌驾在人民利益之上,不仅消解政策暖意,更让基层民意亮起红灯,损害政府信用和制度权威。

当下,一些地方基层政府的运转在资金上确实存在一些困难。架桥修路、医疗文化、招商引资,都需要钱。但这绝不是与民争利的借口,只有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和发展,才谈得上搞建设、抓服务、促发展。更何况,爱心煤还是最需要保障的低收入群体的福利。

我们更需正视,趋利化正成为政府执行力的病灶,波及不少地区、不少领域。比如,节能减排,在一些重工业地区遭遇疲软执行;环保禁令,在一些化工园区遭受对抗执行;阳光拆迁,在一些城市化加速地区被歪曲执行等等。对这样的“趋利避害”,执政者尤当毫不放松,一抓到底。

岁末来临,各地送温暖行动力度频频加大,怎样将这些好政策自上而下执行不走调、不异化,当从爱心煤事件中吸取教训,严格制度、加强监督,杜绝“歪嘴和尚”,遏制逐利冲动,确实把温暖送到群众心上,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志愿”能否成为更多人生活方式

张 铁

志愿服务是一种公共生活,能打破群体的陌生和隔膜

这是一条容易被“淹没”的报道:北京首都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张鹏,9年义务讲解3000多小时,分享文化的同时,收获一大批“粉丝”。

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从汶川地震的志愿者到世博会的“小白菜”,无数如张鹏这样的普通人,正把“志愿”一词,推送进社会的视野。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统计,1993年到2009年,有4亿多人次志愿者提供了超过83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张鹏是一名国企下属企业的办公室副主任,爱好历史文化。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把世界限定在办公桌旁,把爱好锁死在防盗门内。假设每小时接待20个参观者,他已在志愿讲解员岗位上与6万人交流。打开他的微博,更可见与中小学校、社会团体的广泛互动。对于张鹏,志愿服务,正是一种公共生活。

我们或许能想象,如果不是成为志愿者,这个“80后”小伙子可能的生活:逛街、唱歌、打游戏、看电视……正有越来越多“宅男宅女”,蜷缩入自己的小小世界。以自己为中心和重心无可厚非,然而也难言生活质量与境界。相比之下,张鹏用志愿服务打开一扇截然不同的大门,选择了一种更积极、也更开阔的生活。

参与志愿服务,是利己和利他的结合。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都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实现。志愿服务搭建的公共生活,不正是实现这些高层次需求的平台吗?正如张鹏收获尊重和满足,奥运、世博志愿者收获对国家、社会的信心,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自我成长。

培育良性公共生活,同样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一个左邻右舍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一个老人靠街头麻将、小孩靠网络游戏打发时间的社会同样是不正常的。公共生活是社会共同体的粘合剂,在这条纽带下,人与人互动交流,群体的陌生和隔膜才能打破。如果任由冷漠空气持续蔓延,每个人都封闭进一己的世界,难保你我不会成为走过小悦悦身边却视而不见的第十九人。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远离志愿服务、拒斥公共生活,而是门槛有些高。一些发达国家的志愿组织,“从下水道到臭氧层到太空垃圾”无所不包,形式也亲切而有吸引力。在中国,志愿服务很多还打有行政烙印,志愿者的注册、组织、培训仍面临诸多问题。在一个网络调查中,80%的网友表示愿参加志愿服务,“可不知如何加入”。

志愿服务尚需改进,公共生活有待填补,社会管理者理应更为重视。倡导之外,需要更多的首创精神、更精心的制度安排、更有效的组织运作。上月底,广东降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可谓有益探索。各类社会组织,理应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资源。

一次讲解后,孩子们往张鹏手中塞了很多糖果、钥匙扣等小礼物。播入他们心田的,不仅是文化的种子,更有志愿的种子。走出小我,走向社会,或许,这才是一种更值得过的生活。

更多信息请查看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点此处就本文及相关问题在本站进行非正式的简要咨询(便捷快速)】     【点此处查询各地各类考试咨询QQ号码及交流群
上一篇:申论标准范文:新华社瞭望周刊时评2011年49-52期
下一篇:申论标准范文:人民日报社论2012年1月-2月汇总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申论标准范文:人民日报人民时评2011年12月合集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