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咨询咨询QQ网站导航网站搜索手机站点联系我们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2014年药理学第六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天然青霉素

来源:易贤网   阅读:1109 次  日期:2014-08-14 17:37:58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2014年药理学第六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天然青霉素”,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是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精制获得的,其培养液中至少含有5种青霉素,以青霉素的产量高,性质稳定,作用强,毒性低,仍是目前治疗敏感菌所致感染的首选药。

青霉素是一种有机弱酸,常用钠盐,易溶于水。内酰胺键易被水、酸、碱、重金属离子及青霉素酶等分解而失效(图6-1)。其水溶液不稳定,在室温下抗菌活性迅速下降,甚至生成有抗原性的降解产物,故青霉素应现配现用。但其干粉在室温下稳定,可保存2年。

名单

【体内过程】青霉素口服约1/3可经肠道吸收,其余可被胃酸及消化酶破坏。青霉素肌注吸收完全,15~30rain可达到峰浓度,青霉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60%,吸收后体内分布广,能分布到全身。

【抗菌作用】青霉素对敏感菌的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革兰阴性球菌、螺旋体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临床应用】青霉素主要用于敏感的各种球菌、革兰阳性杆菌及螺旋体所致的各种感染。主要包括: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蜂窝组织炎、化脓性关节炎、败血症等;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大叶肺炎、中耳炎等;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

【不良反应】青霉素毒性小,除局部刺激外,主要是变态反应。

(1)局部刺激肌注常引起局部刺激,如疼痛、红肿、硬结,使用青霉素钾盐重、钠盐轻。

(2)变态反应为青霉素最常见最严重的反应,发生率在5%~10%,常见的变态反应表现为药物热、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更多信息请查看医学考试网

更多信息请查看知识难点
点此处就本文及相关问题在本站进行非正式的简要咨询(便捷快速)】     【点此处查询各地各类考试咨询QQ号码及交流群
上一篇:2014年药理学第五章抗微生物药概论-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下一篇:2014年药理学第五章抗微生物药概论-防止联合用药的滥用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2014年药理学第六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天然青霉素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      知识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