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综述
(一)解决住房问题的对策
(1)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各地都要制定和实施住房建设规划,对新建住房结构提出具体比例要求。
(2)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严格执行住房开发、销售有关政策,完善住房转让环节税收政策,有区别地适度调整信贷政策,引导和调节住房需求。科学确定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规模,加强土地使用监管,制止囤积土地行为。
(3)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减缓被动性住房需求过快增长。
(4)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制止擅自变更项目、违规交易、囤积房源和哄抬房价行为。
(5)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有步骤地解决低收人家庭的住房困难。
(6)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全面、及时、准确地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的对策
(1)进一步研究税收鼓励政策,鼓励中低收入家庭购房。包括进一步降低住房交易环节税费政策,如何进一步利用税收杠杆,鼓励中低收人家庭购买和换购住房,改善居住条件等。
(2)继续出台住房信贷鼓励政策,提高居民购房支付能力。包括完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规范个人贷款审查的程序和标准,推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标准化,逐步建立并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完善住房保险政策,降低保险费率,明确保险赔付责任,减轻借款人负担;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大力发展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商业性贷款相结合的组合贷款业务,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支付个人购房的作用;完善个人住房贷款担保制度,提高居民个人住房贷款的信用度,保障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回收;加快完善住房贷款担保办法,加强对担保公司的业务规范和监管,推行标准化的担保合同示范文本,有效地防范贷款风险等。
(3)加快开放住房二级市场,发挥存量住房的作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包括进一步简化交易手续、降低交易门槛、促进二级市场发育;对符合经济适用住房购买条件的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和房改房时,给予优惠政策等。
(4)发挥社会力量,多渠道解决中低收人家庭的住房问题。包括鼓励企事业单位利用自用土地,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集资合作建房;鼓励中低收人家庭成立住宅合作社解决住房问题等。
(5)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是中国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住房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通过免受土地出让金、减半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降低开发建设成本,同时,对成交价格、购买对象和开发建设单位的利润进行限制。由于实行政府组织、企业运作的建设模式,使得绝大多数经济适用住房都建成了规模大、环境好、功能全、质量高的居住区,受到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遍欢迎。
(6)积极推行廉租住房制度。为了解决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中国政府推行廉租住房制度。采取货币补贴、租金减免为主,实物供应为辅,多渠道解决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7)加快危旧住房改造步伐,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危房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居住着城市较低收人居民。为了解决这部分居民的居住问题,大多数城市都采取了积极措施,加大了危旧住房改造力度,并在土地、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