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综述
打击盗版的对策
近几年来,在我国文化市场中盗版制品肆虐,给国家和正规生产、销售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扰乱了我国文化市场秩序,严重危害了国家安全。我国多次开展了“扫黄打非”和“反盗版,,活动,但盗版现象仍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整个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对侵权盗版习以为常,很多人认识不到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对国家发展、民族的创新能力所带来的致命损害;法律法规仍不够健全,处罚力度不够。虽已几经修改,但现行法律法规主要还是依据非法营利的多少来量刑;“反盗版”没有形成全国统一体制、机制,地方保护、内外勾结现象相当严重;盗版生产和销售者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不惜铤而走险。 为此,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对盗版活动的打击力度,增强全社会的反盗版意识,具体来说:
(1)要积极推动有关法规的完善,在制定规范各种出版物的相关法规时都要努力体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精神,从重查处制作出版、销售储运、走私夹带等各类非法出版活动。各级音像市场行政管理部门要本着“守土有责”的精神,对音像市场中走私、盗版制品采取集中行动的方式予以清理。重点打击系列盗版VCD和系列非法录音制品及走私、盗版DVD。
(2)突出重点,严厉打击团伙性重大盗版案件。每年“反盗版”活动都会破获一批典型案件,并对之从严惩处。各级相关部门要以此为动力,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反盗版”工作的范围,加大打击力度。在重大案件的处理过程中,要认真分析线索,深究盗版源头,力争一次性铲除盗版犯罪团伙。
(3)规范市场管理。一方面规范音像等复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加强对生产活动源头的管理。由版权行政主管部门和音像复制行政部门联合向有关光盘复制企业派出监督员,同时严厉查处违规生产盗版制品的复制企业,基本上解决合法复制企业生产盗版光盘的问题。另一方面,清理市场,规范经营,集中精力清理、取缔盗版制品无证照摊位以及游商和地摊,有效堵住盗版制品的销售渠道。
(4)通过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反盗版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举办展览、销毁盗版光盘等活动,揭露盗版音像制品的社会危害性,阐明在知识经济时代保护知识产权和知识创新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社会各界对打击盗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通过宣传国家关于音像市场管理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使各级音像市场行政管理部门和广大音像制品经营单位明确音像市场的发展方向和管理要求,自觉抵制盗版,为正版音像制品的发行和民族文化的弘扬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