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策略分析
(1)提高认识,确立“渐进式”发展策略。
电子政务的内容是在从简单(建立政府网页)到复杂(电子社区或数字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说明这个发展过程,即以实施技术为特点的“电子政务功能度”、以信息交互程度为特点的“电子政务复杂度”和以满足公众需求为特点的“电子政务成熟度”。
(2)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网络安全,促进电子政务发展。
电子政务,立法要先行。立法要从有利于信息技术发展、有利于电子政务开展的角度,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电子签名、电子支付的合法性,制定电子政务信息技术规范,及时修改既往法律中与信息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等。要加强政府信息的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反病毒、反黑客技术,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制定相应的管理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维护、内容和形式的规范进行必要的规定和约束,保障政府信息网络的规范、安全运行。针对电子政务的安全特性,现阶段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应用层面,都有两种观点及操作方法。一是技术隔离。二是物理隔离。
(3)健全领导机构,统一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划。
电子政务既要跨越整个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调各产业部门的发展与利益,同时也要平衡现有的各管理部门的利益关系,推动电子政务的难点在利益的分割上。所以,没有综合性的权威部门根本无法实施真正的电子政务工程。必须由国务院设立专门的电子政务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是目前比较合适的领导机构,这对克服地区与部门利益的限制、建设电子政务是非常必要的。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和管理机构则可先从部门之间的协调开始,成立相关小组。
(4)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电子政务全面提升。
我国正在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其目标是建立高效、廉洁、务实的政府。电子政务为政府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应把政府机构改革同电子政务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必要的重组,建立精干高效的扁平式网络化政府组织机构。为此,需要从观念、架构、应用和实施四个方面实行全面提升。
观念提升,就是要从以管理为主转到以服务为导向,还原电子政务的核心、基本原则,树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服务理念。政府的任何一个部门都是为服务人民群众而存在的。电子政务自然也应该遵循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确立以服务为导向的思想。电子政务建设的实施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要加强对政府部门电子服务的协同研究,制定政府部门电子服务协作规范,使各级政府部门在管理和服务时协同一致,真正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