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咨询咨询QQ网站导航网站搜索手机站点联系我们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及其培养(1)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   阅读:5470 次  日期:2009-09-02 16:35:56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及其培养(1)”,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评价目标】

1.识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学习动机的构成因素及作用,强化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实现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关于学习动机的主要观点。

2.理解动机、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驱力、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诱因、学习期待、自我效能感、结果
期待、效能期待、问题情境、耶克斯一多德森法则等术语。

3.用实例说明,如何运用学习需要形成的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

4.结合具体事例,设计一个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的方案。

5.运用学习动机的有关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描述性评价。

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一、学习动机的涵义

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

这三个组成部分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他们努力学习获得学业成就,主要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而且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在这期间,赢得同伴的赞许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二)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它是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另一个基本要素。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在个体完成学习活动之前,这个预想结果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的。学习期待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凡是使个体产生积极的行为,即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三)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的关系

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两者密切相关。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没有这种自身产生的动力,个体的学习活动就不可能发生。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学习需要是产生学习期待的前提之一,正是那些能够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与那些使个体感到可以达到的目标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学习期待。学习期待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促使主体去达到学习目标。学习期待也是学习动机结构的必不可少的成分。

点此处就本文及相关问题在本站进行非正式的简要咨询(便捷快速)】     【点此处查询各地各类考试咨询QQ号码及交流群
上一篇: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概述(3)
下一篇: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及其培养(2)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及其培养(1)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