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咨询咨询QQ网站导航网站搜索手机站点联系我们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2012年怒江州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易贤网   阅读:9615 次  日期:2012-06-10 18:00:14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2012年怒江州政府工作报告”,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8日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代理州长  李四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开拓创新、克难奋进,第九届州人民政府工作成效显著

州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六年,是我州发展极不平凡的六年。六年来,在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州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基地、一品牌”战略目标和“生态立州、科教兴州、电矿强州、文旅活州”的发展思路,实施“二次跨越”发展战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战胜各种严重自然灾害,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较好地保持了全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疆和谐安宁的良好局面,全面完成了州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六年来,我们始终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州生产总值先后迈上30亿元、40亿元、50亿元、60亿元四个台阶,从23.94亿元增加到64.6亿元,年均增长18%,人均生产总值从4984元增加到11874元,年均增长15.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亿元增加到6.66亿元,年均增长22.2%,支出从10.25亿元增加到42.69亿元,年均增长2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6.31亿元增加到75亿元,年均增长28.96%;三次产业比例由19:34:47调整为11:36:5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州农村经济总收入从6.87亿元增加到14.3亿元,年均增长13%。粮食连续五年实现增产,达19.5万吨,创历史新高。着力发展经济林果、中药材和畜禽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特色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9.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68万亩,解决了27.06万人、34万头(只)大小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认真实施“电矿强州”战略,初步构建了以电力和矿冶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加强了兰坪和泸水工业园区建设,实施了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全州实现工业总产值4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亿元,年均增长12.2%。

服务业蓬勃发展。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质量兴州”战略,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乡镇农贸市场改造建设、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组建了供销企业集团,发展“两社一会”566个,改造和新建农家店360个,城乡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49亿元,年均增长13.95%。实现全州乡(镇)金融网点全覆盖。

六年来,我们始终把破解“瓶颈”制约作为主攻方向,争取资金,实施项目,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累计投入交通建设资金39.4亿元。完成金六、六曼、剑兰二级路建设和六片油路改造。独龙江公路改造、六丙二级路一期、德贡路、六库怒江二桥交通环线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完成22座江桥建设。怒江机场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建成3座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供电网络更加完善。完成水利投资7.8亿元,新建、续建、维修各类水利建设项目8951个,丰坪水库通过省级验收,黄木水库、瓦姑水库相继开工建设。建成9个乡(镇)客运站点,建设农村公路1847公里,全州乡(镇)通油路率达96.5 %,行政村通公路率达92.6%。全州行政村、自然村通电率分别达98.8%和89%。通信网络基本覆盖全州乡(镇),90%的行政村、85%的自然村通电话。泸水撤县设市工作稳步推进,六库新老城区建设改造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从14.5%提高到22.7%。

六年来,我们始终把促进优势资源开发作为重要依托,科学规划,精心培植,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矿冶产业初具规模。兰坪、泸水两个园区已形成15万吨电锌、6万吨硫酸、14万吨工业硅、6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2011年矿冶业总产值达37.4亿元,比2005年增长2.8倍,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85%,提供就业岗位达1.3万个。

电力产业加快发展。稳步推进“两江”流域干流水电开发,黄登、大华桥电站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小水电迅猛发展,完成电力投资41亿元,新建电站41座,新增装机72.7万千瓦,全州水电总装机达91.56万千瓦。

生物产业培育加快。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优势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四个百万”工程实施,核桃、漆树、草果、云黄连、秦艽等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快,完成林果面积169万亩、庭院经济林153万株、中药材50万亩。加强对外合作,加大生物资源开发力度,推出了“中国木蜡”、瓦姑茶、鸡脚稗酒等一系列怒江特色生物制品。

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完成了《怒江大峡谷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引进了怒江大峡谷温泉旅游小镇及精品旅游酒店等一批项目。连续五年开展了“阔时”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滇西北4+2旅游论坛”、“百名记者聚焦怒江”、“百名作家怒江行”等活动,怒江被评为全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阔时”旅游文化节被评为全省“十大民族狂欢节”,怒江大峡谷生态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60.58万人次,年均增长13.49%;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0.16亿元,年均增长13.21%。

六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不竭动力,创新机制,营造环境,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政府机构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医药卫生、教育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乡镇机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保障制度、城镇住房制度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引进了宏达、华能、华电、云铜、鼎业、江钨、昆钢、中国银行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怒江开发建设,与昆明市、省轻纺工业行业协会、新加坡亚太之星投资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利用“昆交会”和“珠洽会”等重要经贸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9.5亿元,年均增长24.9%。着力推进口岸通道基础建设,不断提高通关便利化程度。紧紧抓住国家把泸水片马列为边境经济合作区的重大机遇,编制完成《建设国家级泸水(片马)边境经济合作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片马口岸“十二五”发展规划》。积极调整进出口结构,转变贸易方式,2011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4.03亿元,恢复到历史较好水平。加强与欧洲、澳洲和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召开了怒江州总体发展思路座谈会、怒江发展问题座谈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怒江发展专题工作会议,怒江已从非重点发展地区逐步成为全国、全省关注和重点支持的地区。

六年来,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倾听民意,关注民情,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9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18.11万人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城镇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和城镇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参加各种社会保险的人数达40.73万人。建成了3个县级中心敬老院,供养农村五保2774人,老龄事业进一步发展,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投入3.18亿元建成22.6万平方米的城镇保障性安居房。完成3.64万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和危房改造。

扶贫攻坚力度加大。整合各类扶贫资金,扎实开展山区综合开发,全面启动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作,切实做好扶贫攻坚大会战各项前期工作。解决了9.8万人的温饱问题,完成整村推进920个、易地扶贫1.04万人、安居房建设12858户。实施了一批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扶持项目,极大地推动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发放各种惠农补贴资金3亿多元。转移农村劳动力11.3万人(次),创劳务收入6.18亿元。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100元提高到12116.6元,年均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034元提高到2362.4元,年均增长14.8%。

六年来,我们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立州之本,修复生态,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启动了省级公益林和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工作。投入林业发展资金5亿多元,完成营造林200万亩,公益林建设41.8万亩,退耕还林16.7万亩,义务植树496.04万株。全州新增森林面积4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9%,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开展了“生态修复工程全民大行动”活动,积极推进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修复与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8平方公里,怒江、澜沧江沿岸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着力实施了沘江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建成泸水和兰坪两个县城污水处理厂。扎实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圆满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六年来,我们始终把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作为重要抓手,搭建平台,扩大宣传,民族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果丰硕,涌现出了全国文明村子克、全国道德模范“索道医生”邓前堆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乡(镇)有文化站、村(社区)有文化室。完成县、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加强民族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申报并公布了一批保护名录。档案保护、地方志编撰和新闻出版工作得到加强。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投入,支持文化企业开拓市场,文化演艺团体在商演市场上日益活跃,文化经营户达760多家。成功举办“2008首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2009首届云南少数民族酒歌大赛”、“2010首届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和“2011云南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等重大活动,大型舞蹈史诗《傈僳人》、《独龙江·独龙人》,电影《走路上学》、《碧罗雪山》等一批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获国家、省级大奖,怒江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升。

六年来,我们始终把统筹社会事业作为重要使命,立足长远,协调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教育工作取得新业绩。加大教育投入,投入教育资金25亿元,年均增长21%。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收缩校点837个,校均规模从71人扩大到303人。新建校舍21.87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小学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提高4.39、18.39和 17.97个百分点,文盲率控制在5 %以下,提前一年完成“两基”攻坚任务。人均受教育年限从6.12年提高到7.35年,全州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科技和人才工作取得新进步。深入实施科教兴州和人才强州战略。组织实施了国家级和省级科技、科普项目137项,取得科技成果43项、授权专利37件。加强人才管理工作,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419人,全州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11546人。

医药卫生事业取得新成效。实施国债和扩大内需项目245个,完成投资1.26亿元,新增建筑面积6.84万平方米。积极开展以州为单位的“新农合”统筹试点,参合率达97.17%。实行药品统一竞价采购、统一配送改革,并妥善解决乡村药品运费,实现城乡同质同价。开展了乡村医生和人口计生人员整合,并提高补助标准。卫生执法得到加强,保证了用药和食品安全。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妇幼保健、艾滋病防治等工作富有成效。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红十字会和残疾人事业取得较好成绩。

广播影视体育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加强优秀广播影视作品少数民族语译制工作,开播了傈僳语电视节目。完成1034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解决了2.9万户农民群众听广播难、看电视难的问题,全州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88.45%和93.46%。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民族竞技体育取得显著成效。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创建活动,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边境一线管控力度,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爱民固边”和“公安民警进万家”活动,扎实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大清理执行积案力度,切实加强禁毒工作,确保了边境安宁和社会稳定。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重视防震减灾和气象工作,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活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人防工作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

六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作为根本保障,依法行政,转变职能,政府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

依法向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坚持向州政协通报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完善。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均达100%。积极支持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人民团体的工作。实施了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政府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加强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的督查。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转变政府职能,整合服务资源,设立了州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和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了州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网站,开通了96128政务查询专线和政风行风热线,政府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坚决贯彻执行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严格控制公务经费支出。全面加强监察、审计工作,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政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推进怒江“二次跨越”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州干部群众团结奋进,扎实苦干,全州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基本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2011年全州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增长4.07%、14.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解决了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全面完成州九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过去的六年,是我州顺应新形势、构建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创造新业绩的六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怒江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六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州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及各界人士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更是全州上下共同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向驻怒江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省驻怒江各单位、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投身怒江发展的建设者、创业者和始终关心支持怒江建设事业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奋斗的历程难以忘怀,发展的经验弥足珍贵。回顾本届政府的工作历程,我们进行了艰苦探索,也积累了有益经验。实践中的主要体会是: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发展凝共识,以发展破难题,以发展求实效,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着力强化工作落实;必须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千方百计争项目、上项目,依靠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发展后劲;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发挥优势,激发活力,转变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必须坚持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州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加快发展任务艰巨;产业发展不足,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规模小,资源环境约束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镇化水平低,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生态建设、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破解瓶颈制约任务艰巨;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变到位,执行力和落实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乘势而上、勇挑重担,全力推进今后五年政府各项工作跨越发展

今后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扶贫攻坚步伐、扩大沿边开放的黄金期,也是进一步夯实基础、积蓄后劲、提升优势、推进跨越发展的重要阶段。当前,加快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在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压力在增大。这些都是新一届政府面临的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但同时,我们总体上还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一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号角,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贫开发攻坚战,特别是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将滇西边境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二是我省实施扶贫攻坚大会战,帮助怒江解决深度贫困人口的脱贫与发展问题,进一步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和边境一线、直过区发展,实施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等政策措施,为加快我州脱贫步伐提供了条件;三是我省实施“桥头堡”建设战略,建设泸水(片马)边境经济合作区,有利于我们加强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四是继续深入研究“怒江发展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推进怒江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及2011年怒江发展问题座谈会明确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建设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帮助解决的重大项目的落实,将有力地推动怒江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五是经过几年的发展,一大批投资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相继实施,一系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州上下求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谋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促发展的劲头更加充足,汇聚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跨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新形势新任务,积极应对新机遇新挑战,进一步振奋精神,创新实干,扎实推进怒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不断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再创怒江跨越发展新辉煌!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州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生态立州、科教兴州、电矿强州、文旅活州” 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三基地、一品牌”和富民强州战略目标,突出以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园区经济、县域经济为抓手,着力实施打基础、攻脱贫、育产业、提素质、建生态五大工程,扎实推进怒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推进怒江“二次跨越”进程,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怒江。

今后五年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更加发展。增长方式明显转变,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十一五”发展速度,确保经济总量有较大提升。到2016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14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人均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实现收入11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0亿元以上。

——基础更加坚实。以破解交通瓶颈制约为目标,加快路网建设,努力实现对外公路高等级化、县乡公路等级化、乡村公路通畅化,形成内通外畅、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全力推进怒江机场、滇藏新通道、大丽铁路兰坪联络线前期工作。加快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加强能源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现代化信息体系建设,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发展更具活力。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文化、旅游、商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片马边境经济合作区、桥头堡新通道建设全面推进,沿边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加强区域协调合作,融入滇西沿边开放城市群,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能力,着力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产业更加壮大。加快推进澜沧江干流黄登电站、大华桥电站建设。加快做好前期工作,积极争取、适时启动怒江干流“一库四级”开发,扎实抓好中小水电建设。加快兰坪、泸水两个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形成兰坪园区30万吨有色金属综合冶炼、泸水园区20万吨工业硅和100万吨水泥的产能规模。加快推进100万吨还原铁项目建设。规划建设泸水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鲁掌现代林业产业园区。围绕核桃、漆树、油茶、草果、云黄连、茶叶、咖啡、林竹,以及独龙牛、绒毛鸡、乌骨羊、高黎贡山猪等12个重点产业,建基地、扶龙头、优服务、树品牌,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着力打造怒江大峡谷世界知名生态旅游品牌。加快发展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城乡更加协调。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走出一条怒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城镇辐射带动功能,打造以六库为核心、金顶、上帕、贡山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发展集群。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集约发展水平。按照“放宽城镇户籍、同享城乡待遇、自愿有偿转变、分类推进”的原则,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实现全州城镇吸纳转移农村人口10万人以上,城镇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35%以上。

——文化更加繁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精品力作、发展现代传媒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在发展布局上,科学规划,突出特色,规划建设怒江大峡谷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五个文化旅游区(丙中洛人与自然和谐文化旅游区、独龙江原生态文化旅游区、石月亮特色文化旅游区、高黎贡山片马边境文化旅游区、兰坪山地民族文化和工业文化旅游区);构建三个特色文化带(怒江大峡谷原生态民族文化带、澜沧江原生态民族文化带、片马高黎贡山边境旅游文化带);打造七个特色文化核心乡镇(丙中洛、独龙江、上帕、片马、六库、金顶、通甸)。

——社会更加和谐。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平安怒江”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水平明显提升,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体制机制更加灵活,社会和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形成创业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深化“爱民固边”战略,大力支持部队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有效推进。

——人民更加幸福。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率进一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贫困人口比重明显下降,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按照州第七次党代会的部署,大力推进资源大州向资源富州、单一产业主导向多元产业支撑、区位边缘化向开放前沿的“三个转变”。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坚持环境建设,注重绿色发展;坚持民生优先,注重和谐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注重创新发展的“四项发展原则”。着力打好破解基础“瓶颈”、支柱产业建设、 “桥头堡”建设、解决深度贫困群众发展问题、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六大攻坚战”。

更多信息请查看公务员面试真题及答案
点此处就本文及相关问题在本站进行非正式的简要咨询(便捷快速)】     【点此处查询各地各类考试咨询QQ号码及交流群
上一篇:2012年迪庆州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2012年保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2012年怒江州政府工作报告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