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贫;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
【译文】一个勤奋的人应该尽心尽力在品德和义理上下工夫,可是一般人却都仰仗勤奋来解决自己的穷困;一个俭朴的人应该把财货和利益看得很淡泊,可是一般人却假借俭朴来掩饰自己的吝啬。勤奋和俭朴本来是有德君子立身处世的信条,不料反倒成为市井小人营利循私的工具,说来也真是令人感到惋惜。
【解说】勤奋做事,俭朴持家,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信条。勤于做事,锻炼才干,同时也不要忘了修行品德。但是有的人有才干,却无德行。而且认为才干已足,可恃才傲物,乃至为所欲为,这就是以勤济贫。俭朴是美德,但变成吝啬,反为缺憾,仍借口是俭朴,这不过是假君子之名,行不义之实,犹若当年林彪之“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
【例解】节俭宋武帝 一生反奢靡南朝宋武帝刘裕十分崇尚节俭,反对奢靡作风。他平时清心寡欲,对珠玉车马、丝竹女宠都很有节制。宁州地方官曾经给刘裕奉献琥珀枕,是无价之宝,他都不稀罕。在出征后秦时,有人说琥珀能治疗伤口,他就命人将琥珀枕砸碎分发给将士治伤。平定关中后,他得到美女姚氏,十分宠爱。臣下谢诲劝谏他不要因女色而荒废朝务,他当晚就将姚氏送出宫去。刘裕身为皇帝,种种细微之处,如睡的床、用的钉等,他都告诫务须从俭。公主出嫁,不给锦锈金玉。在皇宫,他仍依照农民住屋建造自己的寝室,床头设有土障,墙壁上挂葛布制作的灯笼,用的是麻制蝇拂。他的孙子看了这些以后,讥笑他为“田舍翁”(乡巴佬)。刘裕平时穿着也十分随便:穿连齿木屐,用普通裙帽。他还把自己补缀多层的破袄给长女,并嘱咐她:后世若有骄奢不知节俭的,就拿给他们看看。武帝始终保存着自己年轻时用过的农具,用来教育后代,使其知道稼穑之艰难。
点滴节约起 朴素好传统刘少奇虽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但在生活上十分俭朴。他的办公室里只有一张办公桌,一对沙发,一把藤椅和几个书架与文件柜,既没有地毯,又没有“空调”,更没有什么供人欣赏的摆设。刘少奇因工作需要,吃晚饭常常要在夜里12点以后。为了照顾厨师休息,刘少奇同志让王光美同志做这顿饭。常常是把上顿饭多做一点,夜里再把剩饭菜一起倒在小锅里热一热,来个一锅烩。长年累月,他都坚持这样用餐,所以刘少奇身边的工作人员开玩笑说王光美是“烩饭厨师”。刘少奇的日常用品也很简单朴素。洗脸毛巾中间破了,他让从中间剪开,把两头对接再用。他的一条床单一用就是十几年。一条带格围巾,也是用了十多年,上面的绒都磨光了,他也舍不得丢掉。他在家里穿的都是布衣、布鞋,衬衣总是补了又补。在解放初期,他做的一身深灰华达呢制服和一身黑呢子制服,平时很少穿,只在正式集会或在外事活动时才穿。一回到家里就赶忙脱下来,换上家常衣服,还风趣地说:“这是工作服嘛,工作完了,就脱下来嘛,我要爱惜礼服呀!”刘少奇常对家里的保育人员说,穿的衣服,能缝就缝,能补就补,能利用就利用,不要轻易扔掉。他说,大手大脚,会失掉我们艰苦朴素的好传统。刘少奇到工厂、农村去搞调查,穿的是一身蓝布衣服,戴一顶蓝色布帽子,脚上一双青布鞋,毫不引人注目。谁能想到,身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同志,竟是这样朴素无华,普普通通呢!
更多信息请查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