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咨询咨询QQ网站导航网站搜索手机站点联系我们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公基备考知识:中国第五大发明知多少

来源:易贤网   阅读:1312 次  日期:2017-06-23 09:20:37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公基备考知识:中国第五大发明知多少”,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在2016年11月的时候,已经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转身成为了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那个时候虽然生产力水平有限,但并没有阻止人们发掘智慧的步伐,人们会根据季节变化来指导农事活动。如“春分”,系春季三个月的中分点,此时昼夜等长,春暖花开,莺飞草长。有农谚云: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以农谚为参照,农家即广兴水利,精耕细作。又如“芒种”时,农忙季节进入高潮。“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类似的农谚又流传开来。

二十四节气除了指导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还成为了承载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人”的活动都与之密切相关。比如“立春”之日,各地有迎春、鞭春、唱春、咬春等仪式活动,皆意在祭祀春神,劝课农桑。其中,存续力较为突出的实践活动有:浙江遂昌的“班春劝农”和“九华立春祭” ,贵州的“石阡说春”等。

就拿“石阡说春”来讲,这是一种石阡侗族的民俗活动,每年到了“立春”前后,县里的“春官”要手端“春牛”,走村串寨,挨户“说春”。“说春”使用的“春词”多配以土家、苗、仡佬等民族的曲调来唱,内容多为提醒百姓不违农时等。

“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古人认为,二十四节气运行的内在动力是阴阳二气的流转,不同的节气时令,阴阳二气在天地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冬至、夏至便是阴阳二气盛衰转换的枢纽,如此,季节轮回,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例题]:“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这一首诗描述的是哪一节气?

A.立春 B.惊蛰 C.谷雨 D.清明

[答案]A。

更多信息请查看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资料
点此处就本文及相关问题在本站进行非正式的简要咨询(便捷快速)】     【点此处查询各地各类考试咨询QQ号码及交流群
上一篇:事业单位政治模拟试题:政府职能
下一篇:事业单位法律考试: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考点梳理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公基备考知识:中国第五大发明知多少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资料